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联接时代的领跑者:华为如何将开放进行到底

2016-08-31 08:56
来源: C114

  如今提到华为,你会想到什么?终端厂商?电信设备厂商?还是IT厂商?好像都不完全准确。无线、固网、存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云计算、手机、芯片等等,华为的产品线多的有点数不过来。如今,华为已经成为整个信息通信产业为数不多的具备端到端的全面产品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而伴随三大BG均实现高速增长,也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全球ICT巨头的领跑者地位;与竞争对手相比,其业绩增速更是羡煞旁人。

  当高速增长和持续领先成为一种习惯,业界很多人也开始担心华为是否会成为一个产业的吃独食者?从目前来看,华为人的头脑还是相当清醒。在万物互联的全联接世界,我们将迎来新的战略机会,华为也将坚持战略聚焦,长期战略投入,厚积薄发,不断战略突破;同时,在华为看来,生态竞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大趋势,ICT产业只有敞开自己、开放合作,才能开拓产业新格局;此外,越来越有“带头大哥”范儿的华为并没有变成一个吃独食者,而是开始尝试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全联接时代全面逆袭:战略聚焦与持续投入见成果

  当前,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据华为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新增40亿的宽带用户,超过1000亿的物也将被联接起来,每个人消耗的流量也将增长500倍以上。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在飞速融合,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 、自助(DIY)、社交化(Social)的ROADS体验将成为需求常态。

  持续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流量,当然需要更大、更粗、更快的管道,这是产业界面临的新挑战,亦是新的机遇。管道战略恰恰是华为的核心战略,也是华为前行的主航道,华为一直坚持管道战略,聚焦ICT基础设施。可以说,过去28年来,华为十几万人瞄准的是同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而在这样的持续冲锋下,华为也终于在全联接时代取得了突破,后来居上跑到了全球ICT产业领先位置。

  这与其多年来的持续研发投入密不可分,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进行研发创新,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同时,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了170多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至2015年底,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377件。

  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三箭齐发,华为的业绩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收入同比增长8.5%、2014年收入同比增长20.6%、2015年收入同比增37%;2016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0%,高于2015年上半年30%的增速;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更是大踏步前进99名一跃上升至第129位。

  更加开放:与伙伴共建合作共赢产业生态

  业绩上的一马当先,并没有让华为变得“孤傲”;相反,与过去略显神秘的姿态相比,华为正在变得愈加“开放”。

  如今,面对ICT产业的新一轮变革以及转型挑战,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每一个厂商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一家厂商就把所有的事情全包揽了;在市场竞争仍然是永恒不变话题的同时,开放合作逐渐成为产业链各方寻求共赢的一大主旋律。

  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华为人深知,从以前的追随者走向现在行业领头羊位置,对华为来说当前以及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如何变得更加“开放”。成为一个产业的吃独食者绝对不是华为的目标,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才是未来。

  华为的开放态度可不是喊喊口号就算了,而是已经逐步落地实践。比如,面向全联接大趋势,华为首次提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发展方向(抓住“大视频、大IT、大运营、大架构、大管道”五大发展方向),并主张开放平台能力,使能运营商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面向合作伙伴,华为正在构建Open Lab互动环境,支撑联合创新及业务快速商用,目前在中国、欧洲等地已经建设了10多个Open Lab,聚合超过600家合作伙伴;面向开发者,华为打造了eSDK开放使能平台,此外10亿美金的“沃土开发者使能计划”也将创造良好的创新空间;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华为与咨询、应用方面领先的伙伴合作构建产业生态,为众多垂直行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在5G、SDN/NFV、数字化运营转型等产业发展方向上也与上下游伙伴开展了联合创新。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