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电信业:宽带持续建设 数据业务渐成支柱
LTE风头无两
热点事件:
2013年9月,韩国电信公司推出LTE-A服务,至此,韩国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该服务,标志着韩国全面迈入LTE-A时代。
2013年是全球4G商用的第4个年头。相比之前的铺垫工作,2013年4G发展的最大不同在于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相比于3G,4G已经悄然间从追赶走到了比肩的位置。
这一年,4G网络铺设依然在全球轰轰烈烈地展开。欧洲众多国家明显加快的节奏使得4G迅速在全球蔓延,接近年尾中国的加入更是为4G增添了一分热度。根据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12月初发布的数据,全球LTE商用网络数量在过去的12个月中增加了78%,达到244个,预计年底达260张。来自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的499家运营商正在投资建设LTE。已商用的LTE网络中,LTE TDD商用网络有25个。不过GSA明确表示,随着中国4G的启动,全球对于TDD模式的兴趣也将持续升温。
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球已有四家运营商推出了VoLTE业务,实现了4G语音的突破,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的多家运营商明年将跟进。同样实现了突破的还有LTE的国际漫游业务。而能提供150Mbps速率的LTE-A服务和设备也在20个国家陆续面市。韩国和澳大利亚的LTE-A 300Mbps服务预计不久将商用。
4G业务的不断丰富带来的是显而易见的拉动效果。一方面是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从英国等地不断传来4G用户发展超预期的消息,韩国LTE用户占移动用户的比例更是超过50%。而另一方面,则是用户通信支出的显著提高。商用LTE两年半后,美国Verizon无线公司网内57%的移动数据流已经由LTE网传送。而在3G时代,Verizon用了8年时间才将35%的数据流转到3G网上。GSMA不久前称,LTE技术将使发达市场运营商的ARPU呈现40%的增长,而发展中市场的ARPU可能会比现在高20倍。
管制政策普惠大众
热点事件:
1月3日,英国电信监管机构Ofcom公布新提案——若运营商在合约期间涨价,与运营商签订18个月、24个月或36个月合约的手机用户有权终止与运营商之间的合约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
破除垄断、开放市场一直是全球电信管制的主旋律。这一宗旨依然贯穿2013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随着智能手机的风行,运营商的服务渐趋多样,资费渐趋复杂,为此,今年的管制机构在为消费者谋福利方面下了更大功夫。
英国除年初对运营商单方面涨价进行约束外,还通过国家通信管制机构发布了《消费者互联网流量管理指南》,帮助消费者进行“流量管理”。
为扫清光纤普及的进场障碍,新加坡新版《建筑内资信设施行事准则》今年5月生效,规定新住宅应预先接入光纤终端。
5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由美国多个行业组织发起的防止“天价账单”行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监控范围已经覆盖美国97%的无线用户。欧盟继此前设定区内移动漫游资费上限后,今年不但进一步下调了语音和数据漫游费,更在“统一电信市场”改革提案中提及未来将彻底取消区内漫游费。
印度将普通短信和事务型短信的短信结算费用上调,希望借此遏制垃圾短信的泛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今年下半年签署了加州参议院第568号法案,即“橡皮擦”法案,要求脸谱网、推特网、谷歌等社交媒体巨头允许未成年人擦除自己的上网痕迹。这是世界上第一道相关的法令。
11月,欧盟委员会同意欧洲航空公司在飞行时向乘客提供短信、电话和3G/4G数据服务,美国随后也表示正考虑解禁飞机舱内通信业务。
自12月2日起,加拿大电信业将废除三年期合同,允许已同运营商签署了三年期手机合同的用户在合同期限满两年后终止合同,且不用支付违约金。
此外,墨西哥为促进国内电信市场的开放也在今年重组了电信管制机构。
资费设计打破陈规
热点事件:
3月26日,T-Mobile在4G网络商用的同一天,宣布于4月12日开始销售苹果iPhone 5手机。该公司宣布将同时取消需签订合约的手机补贴计划,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销售iPhone 5。
今年,运营商资费设计思路出现了质变,这一点在移动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适应数据时代的新形势,很多移动运营商对套餐进行了改革,并且这些改革突破了前两年仅在数据使用限不限量上做文章的局面,涉及套餐设计的方方面面。
去年还处于酝酿阶段或刚刚起步的很多套餐设计想法在今年都付诸实施、继续深化。流量共享最先由美国的Verizon和AT&T在去年推出。今年一开年,Verizon就继续深化数据共享的思路,将这一方案推广至企业客户。同时,数据共享的理念还在今年迅速从美国推广至其他市场。TeliaSonera、西班牙电信、软银、DoCoMo、中国香港CSL以及澳大利亚电信也提供了数据共享业务。
而终端补贴依赖症在去年还仅仅是出现好转苗头,业界开始反思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做了些大胆尝试。但今年很多电信运营商开始明确向终端补贴说“不”,从套餐设计层面就放弃了手机补贴,推出非绑定套餐。
此外,允许用户缩短手机更新周期的新合同模式也在今年流行起来。今年7月,T-Mobile美国公司推出了名为“升级我的电话”(JUMP)的手机升级政策,允许用户在合约手机使用满6个月后更换新的智能手机。AT&T的Next计划用户也能在合同期满12个月后更换新的手机。Verizon的Edge计划用户可以在合同期满6个月后升级手机。EE随后也效仿了美国同行的做法。
智能终端可穿可戴
热点事件:
10月,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宣布,将同一家专做儿童智能手表的初创企业合作,于明年年初推出专门用于寻回失踪儿童的通信产品。该产品将是首款可进行语音通话的智能手表。
AT&T将参与的儿童智能手表产品。
当智能手机已成为“街机”时,人们发现,相比智能手机外形更特别、功能更新奇的可穿戴设备开始风行于2013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星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谷歌眼镜、Fitbit的健康追踪腕带Flex band、Nike的运动测量仪Flueband以及运动装备品牌Under Armour的E39运动紧身衣等,智能终端已经脱离了手机的“肉身”,身姿百变。尽管相比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功能相对有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智能手机的附属产品。但这类产品巧妙地抓住了人们时刻联网的需求,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为热爱新技术的人群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空间。正是考虑到这类人群的需求,电信运营商也已经开始了试水。除AT&T外,日本移动巨头NTT DoCoMo此前表示本月将推出形似手环的健康测量仪。
有分析师指出,智能手表与谷歌眼镜等可穿戴智能终端在信息传输、肢体感知等领域成为智能手机的有益补充,未来智能手机仍将是主体,可穿戴设备只是其延伸的科技时尚电子产品,具有独立功能的产品短期内难以实现。不过也有乐观人士预测,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等可穿戴式设备有可能取代智能手机,或者将智能手机变成一块只提供显示功能的“哑屏幕”。无论其未来会否替代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终端已成为时尚科技的代名词。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