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网业分离路漫漫 实施并非易事
为了更好说明,我们可以看德国电信典型复杂业务类型和组织机构的例子。1998年,德国电信按专业划分整合全球资产,形成4个战略部门:固定网络部门T-Com、移动通信部门T-Mobile、在线/互联网部门T-Online以及IP数据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部门T-Systems。
2005年,德国电信宣布了为期三年的“卓越计划”,并对企业架构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改革:将T-Com和T-Online合并管理,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宽带和固网业务;T-Mobile保持不变,继续提供移动通信业务;T-Systems与企业客户部门合并,捆绑了集团的大中型企业客户业务,能够同时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服务。2009年德国电信成立服务公司,作为Deutsche Telekom AG的全资子公司,服务公司负责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等。在这样一个组织机构中,针对个人客户、商业客户、家庭用户等不同需求,同时结合德国本土市场、美国市场、其他欧洲国家市场等地理因素构建了纵横交错的组织机构。
尽管存在着上述复杂度,就程度上而言电信业务改革还是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最为强烈的就是结构性的分离,例如将基础网络与服务业务分开,成立不同的实体进行运营;最平滑的是类似于允许转售业务、监管价格的虚拟运营商模式。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存在各种操作或是功能层面的分离。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而言,单纯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考虑,比较投入建立协调机制的成本还是打破垄断带来的利益哪个更高,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
存在四方面难题
从英国、澳大利亚等几个已经实施网业分离的国家看,这一举措可能会存在如下的困难。
首先,上下游的投资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鉴于电信行业项目投资的复杂度较高且投资风险较高,在做出是否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时,如果评估是在同一实体内发生,相关人员、知识积累、流程都会相对容易,反之难度会加大。我们可以举一个Wi-Fi运营网络投资决策的例子。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目前很多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但是一张完整的运营网络远未实现。对于Wi-Fi运营网络的构想,通信、媒体和互联网业界态度差异很大。支持建设Wi-Fi运营网络的一方认为,全民共享的免费Wi-Fi服务将会成为社会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有望发展成为一项既拉动产业,又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服务工程。反对方则更多从专业运营的角度提出了网络质量、网络负载情况、网络运营成本、频率资源与当前频率冲突等角度提出意见。纳税人、政府、网络建设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对构建这样一张网络的定位及后期运营利益评估的差异,造成了很多目前出现的Wi-Fi并未能够真正进入良性运营阶段。
其次,行业的创新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在电信行业,创新投入成本较高,即使是在基础网络架构建设中,也会存在类似FTTB/FTTH等技术驱动的创新尝试。利益的分割可能会造成原先积极投入的创新者动力不足,因为无论是从知识积累方面还是实现创新的可控性方面都会因为缺乏端到端全程的操作导致风险剧增。与此同时,行业参与者对风险的规避可能会持更为审慎的态度。
再次,同样一个业务开展需要提供给不同的参与者相应的利润(基础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应用提供者等),其中一种可能性是消费者承担由此导致的价格提升。此外,因为丧失规模经济造成成本的提升也有可能会由消费者来买单。
最后,基础资源的提供者对第三方而非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市场并不能够最为直接对服务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又有可能形成新的垄断地位之嫌。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