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和有线的统一:谈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发展趋势
下一代数据中心发展趋势,一个是绿色环保,另外一个是智能化。传统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安装完成以后,给用户留下一大堆图纸和点位记录表,面对机房内成百上千的配线端口,用户往往很难建立并实施一套切实可行有效的网络维护流程。在网络运行了一段时日后,特别是当发生了一些人员更迭的情况后,很难维持对现有布线系统信息的准确掌握。一旦有问题发生,网络管理人员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现场查找问题链路的各个部件。第三方的研究报告指出,70%的网络故障来自于网路物理层,管理员70%的时间花在了文档的整理上。所有这些对系统整体的可用性提出了挑战,而以上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最佳产品就是电子配线架。
电子配线架,是可将布线系统与管理系统联在一起的系统,是结构化布线领域的一大技术飞跃,它经历了近十年发展的历史,目前已经日臻成熟。它把传统的定位于无源基础设施的布线系统提升了一个台阶,弥补了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缺失的一个关键环节,使得网络管理人员不再通过繁琐且不可靠的纸面查询程序来获取实时的网络连接状况报告,通过查询管理系统,便可随时了解布线系统的最新结构。从而提高了网管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系统宕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现在市场上智能布线系统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为了规范智能布线市场,ISO正在讨论智能布线的标准,ISO/IEC 18598,目前的草案是第三版。IDG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过半的数据中心打算采用DCIM软件, DCIM软件提供统一的数据中心管理,包括网络设备等所有物理资产。毫无疑问,DCIM软件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数据中心涉及到太多的系统,迄今为止,没有一个DCIM软件厂商可以说它的软件可以涵盖数据中心的所有的物理设施,在DCIM领域比较大的厂商包括IBM,HP,CA,BMC,另外DCIM软件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标准。DCIM软件未来的发展会走向合作机制,比如几个不同领域的厂商合作,通过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数据的相互共享。因此在未来的智能布线系统选择,布线管理软件提供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
最后要说的就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的结合。
无线网络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它是一种局域网的无线连接形式。同时,无线AP(Access Point)实际上是一个无线交换机,将从有线网络(例如Internet)接收到的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发出,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数据并发回到有线网络,从而使信息在用户的终端得到交换与使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