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云数据中心如何进行融合架构?
浪潮集团23日在北京举行 “Inspur World 2014” 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来自全国的近3000名政府、企业和垂直行业的客户,以及技术专家与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该峰会是浪潮集团两年一度的前瞻性技术盛会,与会者能够体验前沿技术成果,感知未来创新趋势。据悉,本届峰会以“数聚智慧,云领未来”为主题,展示了浪潮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下,以数据为中心的软件、硬件与服务战略,并就大数据、云计算、云数据中心等热点话题同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Inspur World 2014”上,浪潮发布了以云中心、云服务、云安全、云伙伴为四大方向的总体云战略。在以数据为中心的云建设模式中,浪潮在IaaS、PaaS、SaaS层也分别展示了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创新应用的云建设三步法。其中,作为此次大会的重要战略发布之一,浪潮还针对IaaS层首次发布融合架构战略,发力云数据中心市场。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让数据中心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爆炸性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走向融合架构的云数据中心将是大势所趋。”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表示:“软件定义+硬件重构=融合架构。融合架构产品应该首先完成硬件的重构,才能真正实现软件定义。”
中国云数据中心市场更具前景
目前,我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火如荼。社交用户近10亿,日增数据300TB,电子商务用户近5亿,数据近100PB,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已与面向全球的美国互联网规模接近。在传统行业方面,以电信、电力为首的用户数量早已超过美国,电信数据规模超过30PB,电力数据年增长超过20PB,这意味着我国传统行业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需求。预计到2016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
随着这些新兴技术和应用模式推动数据中心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在扩展性、效率、运维、能耗、安全五大方向上正面临新的挑战,这主要源于传统数据中心的“固态”现状。传统数据中心多采用服务器、存储设备堆集及外部网络连接的架构模式,虽然虚拟化技术的使用让计算、存储具有了一定的“流动性”,但却无法完全虚拟化I/O,造成不同系统间的IT资源仍未实现高效的共享、灵活的流动。这就导致数据中心的系统扩展性受限、效率不高、能耗浪费、运维费用高居不下、安全管理复杂等问题,难以适应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对IT基础设施的要求。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