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5G技术即将亮相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日程安排显示,本届大会设置10场论坛、22个议题,涉及网络文化传播、互联网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合作、互联网技术标准、互联网治理等前沿热点问题。其中,中国电信的5G技术成为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有来自欧美、亚太、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家企业参展,充分展示中外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及应用。
相关阅读:中电信研究“5G轻形态”
对运营商而言,5G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未来的网络建设、运营和维护,因此,需要紧密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情况,直击网络痛点。在中国电信内部,承担5G创新研究工作的是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专家们。
在他们看来,5G面临的最突出也是最实际的问题是网络越来越“重”。因此,为了能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5G生态环境,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从网络的经济性以及用户体验等角度入手,创新地提出了“5G轻形态”的概念,轻于外融于内的技术理念能让运营商面对5G的高要求时做到举重若轻。
5G网络难以承受之“重”
回顾历史,从1G到4G,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网络变得越来越“重”,主要体现在:“重”部署、“重”投入、“重”维护。而到了5G时代,网络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网络将变得越来越“重”。
5G网络需要面对多样化的场景,例如,为用户提供无缝高速服务(随时随地提供100Mbps以上用户体验速率);特定场景下为用户提供极高数据传输速率(1Gbps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峰值速率等);面向传感和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要求网络支持超亿连接,同时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成本;面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对传输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
为了满足5G网络的高要求,5G候选关键技术包括更多的天线、更密集的小区部署和更高频带的应用等。然而,现有候选技术都难以解决“重”网络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愈加严重。
具体来说,在网络部署方面,大规模天线尺寸较大、对天面要求较高、对站址选择提出挑战,密集小小区布站则面临站址获取、利旧、共存等问题;在网络投入方面,5G需要更多天线、更密集小区部署和更宽频带,关键技术实现的高复杂性使得达到目标性能代价提高,同时更大系统容量需求提升对网络回传的要求;在网络维护方面,5G面临更多制式网络、更多场景共存等问题,超密集组网和大规模天线鲁棒性给后期运维都将带来挑战。
5G轻形态让网络轻快起来
不难看出,如果不进行创新,运营商将难堪5G网络之“重”。为了应对5G网络在部署、投资、维护领域的挑战,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针对性地提出“5G轻形态”。
究竟什么是5G轻形态呢?5G轻形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部署轻便,具有宽松的站址选取要求和灵活的组网形态;投资轻度,具有降低的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维护轻松,支持低复杂度、便捷、高效的网络运营、维护和优化;体验轻快,满足个性化、智能化、低功耗的5G用户体验。究其内在,以“多网络融合”、“宏微融合”、“双工方式融合”、“子帧结构融合”以及“回传方式融合”为代表的融合理念贯彻5G轻形态始终。
5G轻形态听起来的确很好,但能否实现呢?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给出了5G轻形态的技术路径。在网络部署方面,降低对站址的选取要求,采用灵活的组网形态,打造即插即用的组网能力。在网络投资方面,避免基站数量不必要的扩张,进行站址利旧;实现基站轻量化,低复杂度、低开销,采用灵活的设备类型;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采用灵活的供电和回传。在网络维护方面,建立高效的多网络共存机制及便于维护的网络构架;应用自由化技术、建立自维护能力;采用高鲁棒性系统设计,如高鲁棒性的大规模天线等。在网络体验方面,满足个性、智能、低功耗的用户体验;灵活的频谱利用,灵活的干扰协调、抑制处理;进一步提升移动性性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5G电信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光纤技术在5G和云时代的应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科技盛宴—2019 Arm年度技术论坛
-
10 联通双千兆开放引热评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