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
-
硅臻芯片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光量子计算芯片产业化进程!
近日,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本轮投资由祥峰投资独家投资,指数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
关税战,如何倒逼中国光模块产业链突围?
近期,美国白宫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成为焦点。整体而言虽然这些关税一开始会对全球通信硬件供应链造成冲击,但却催化了重大转变,为创新、市场扩张和战略定位开辟了新的机会。
-
50G PON:构筑算力网络的“全光高速公路”——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革命
50G PON作为下一代万兆光接入技术,正成为连接用户与云端算力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基础设施,推动算力服务从中心向边缘、从云端向终端的全面渗透。
-
高速互联厂商,全球首发1.6T有源铜缆!
近日,立讯精密旗下高速互连解决方案商立讯技术(Luxshare-Tech)与半导体技术巨头Semtech联合宣布,基于Semtech CopperEdge?技术开发的1.6T OSFP有源铜缆(ACC)正式全球商用。
-
光库科技2024年业绩稳增!加速布局高速光模块与铌酸锂调制器赛道
3月30日,光库科技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40.7%;归母净利润6698万元,同比增长12.3%。
-
中控创新杨闯:光纤预警赋能智慧管道,守护能源“大动脉”
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而油气管道则是能源输送的“大动脉”,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供给。但由于油气管道线路长、站点多、外部环境复杂,如何及时发现施工破坏、地质灾害、打孔盗油等问题,一直是油气管道安全运营的一大难题
-
中国芯片占据成熟芯片市场七成份额,美国感受到被卡脖子了
数年前,美国芯片占有芯片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数年过去,如今中国在成熟芯片市场占有近七成的份额了,这让美国方面感受到压力了,因为这些成熟芯片不仅广泛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连美国的一些军用装备也要采用。眼见
-
低成本DeepSeek、QwQ-32B大模型接连推出,中际旭创股价大跌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DeepSeek冲击下,光模块龙头企业中际旭创近段时间在资本市场表现并不理想。自1月22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20%
中际旭创 2025-03-09 -
史无前例,三星求取中国芯片的专利,遥遥领先成为现实
日前媒体报道指三星已正式与中国存储芯片企业长江存储达成专利授权合作,将采用后者的先进封装技术“混合键合”,这是三星首次采用中国存储芯片的技术,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企业却需要获取中国芯片的专利,无疑证明了中国芯片技术的先进性
-
我国对美部分进口光纤“亮剑”,启动反规避调查!
3月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发起反规避调查。针对国外进口商品启动反规避调查,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
国产芯片的尴尬,美国NVIDIA的芯片在中国大卖,暴涨超六成
国产AI芯片企业都说自己的AI芯片比AI芯片龙头NVIDIA供应中国市场的定制芯片H20更强,不过NVIDIA日前公布了2024年的数据,指出它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大幅增长,显示中国企业继续大量采购NVIDIA的AI芯片
-
美国限制,欧美日芯片设备商蒙受巨额损失,真的离不开中国市场
美国不断限制欧美日的芯片设备商给中国芯片供应先进设备,已产生后果,多家欧美日的芯片设备企业从中国市场获得的收入大跌,他们纷纷试图寻找可替代市场来弥补损失,然而就目前的市场现实来说,根本不可能。
-
美国限制销售芯片,中国却几乎不买了,中国芯片还大举出口万亿
美国不断加码限制对中国销售芯片,不过2024年的数据却显示中国大幅减少从美国购买芯片,美国芯片占中国芯片进口额的比例只有3%了,可以看出美国芯片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力已大幅下降。 2024年中国进
-
2亿元!凌云光设立产业基金,押注投资光电信息产业链
2月11日,凌云光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长春长兴长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注于光电信息产业链的投资。
-
-
中国芯片产能倍增,称霸全球芯片市场,包括美国都被卷怕了
2024年中国的芯片产能占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已达到35%,相比起2015年已近乎倍增,随着中国芯片产能的大幅增长,日本、欧洲、美国、韩国等经济体的芯片产能占比都在下降,而且他们由于成本比中国芯片高,难以应对中国芯片的竞争
-
暴跌3万亿!中国AI技术崛起,吓坏了美国AI芯片龙头
中国的字眼AI技术deepseek的崛起正在不断扩大对全球AI芯片市场的影响,特别是AI芯片龙头NVIDIA可谓愁云惨雾,市值连连暴跌,至今已跌去3万亿元人民币,凸显出中国AI技术对全球AI芯片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
美芯巨头支持deepseek,联合中国芯打破NVIDIA的垄断,黄仁勋慌了
在美国方面对deepseek不断质疑之时,美国芯片巨头Intel表态支持deepseek,指出它开发的AI芯片/GPU芯片可以支持deepseek,这意味着Intel有意与中国芯片合作打破AI芯片龙头NVIDIA打造的生态垄断,这对中国芯片来说无疑相当有利
-
这个市场龙头,正在让国芯加速逆袭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2025年,中国信创产业的发展必将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当下,面对复杂的情况,我国相较几年前已经有了更充分的底气,做好了应对更大冲击的准备。尤其是,
-
中国存储芯片猛增5倍多,将发起更猛烈价格战,美日韩芯片怕了
中国存储芯片龙头企业之一的兆易创新发布了2024年的业绩预告,预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576%,这是在中国存储芯片在2024年下半年发起新一轮价格战之后取得的,意味着中国存储芯片有足够的底气进一步开展价格战
-
中国芯片太厉害,降价四成仍然大赚,美国芯片顶不住!
日前中国第三大芯片代工企业晶合集成发布预告,2024年营收增长超过两成,而净利润倍增,显示出中国芯片制造行业在经过激烈的价格战之后,仍然取得了可观的增长,凸显出中国芯片制造在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
-
【洞察】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可用于智能电网领域 我国市场参与者众多
未来伴随研究深入、技术进步,我国光纤复合低压电缆行业将逐渐往高质量方向发展。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LC),指将光纤通信技术和电力传输技术结合在一起而制成的特殊电缆。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具备安全可靠性高、可实现高效通信、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智能电网领域需求旺盛
-
国产芯片已取得六成份额,Intel大幅败退,美芯忧失去中国市场
国产芯片替代是当下颇受关注的焦点,在诸多行业国产芯片替代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在服务器芯片行业,国产芯片替代却是实实在在的,已取得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Intel在这个市场正被迅速挤压。 服务器芯
-
-
美国计划进一步限制AI芯片出口,美芯反对,担忧失去中国市场
在传出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宣布最后一项政策,进一步限制美国AI芯片的出口,全球AI芯片龙头NVIDIA负责政府事务的副总裁Ned Finkle发表声明“对国家实施限制的极端政策,将影响世界各国的主流计算机,对于增进国家安全毫无意义,反而会促使世界各国采用替代技术”
-
-
ASML措手不及,所有EUV光刻机都卖不出,不卖中国还能卖给谁?
之前ASML还曾对自家的2纳米EUV光刻机信心满满,但是随着市场逐渐明朗,如今它正陷入窘境,那就是第一代EUV光刻机和最新的2纳米EUV光刻机都面临无人购买的境况,而对EUV光刻机有强烈需求的中国又不许卖
-
出口破万亿,美国高官承认图谋失败,中国芯片发展太快了
日前即将卸任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承认,美国多方面试图阻止中国发展先进芯片的计划“白费功夫”,只是减缓了中国发展先进芯片技术的脚步,美国芯片“打败中国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在他们前面”,今年前11个月中国芯片的出口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
-
-
芯片不卖中国,美芯无处卖了,终于认清中国市场无可替代
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芯片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强,近期还计划对中国成熟芯片展开调查,美国如此做的原因就在于如今美国的成熟芯片面临无处可卖的尴尬境地,无奈之下,美国只好试图对中国的成熟芯片采取措施。 美国
-
限制中国发展先进芯片,美国却突然发现成熟芯片快被中国主导了
美国近几年一直拉拢日本、荷兰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设备,近期突然计划对中国成熟芯片进行调查,才发现中国在成熟芯片方面已快与海外平起平坐,成熟芯片的作用原来如此重要,与先进芯片同样对全球制造业具有重要作用。
-
中国芯片设备商抗诉美国国防部得值,3纳米设备或获台积电采用
据多家知名媒体报道指中国最先进的芯片设备商中微公司起诉美国国防部成功,已被移出CMC名单,此举证明中国企业只要有足够的底气就应该敢于抗诉,以免被美国不公平对待,给众多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 据悉中
-
台积电仍遥遥领先,但中国芯片飞速发展,3年内超三星夺第二
在芯片代工市场,台积电无疑已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全球芯片市场再无谁取得两位数市场份额,但是中国大陆的芯片企业发展迅猛,增速居于第一名,追赶台积电需要时间,但是赶超三星已看到希望。 市调机构Tre
-
美国加码阻止中国芯片,欧洲不愿跟从,为中国另建芯片供应链
为打压中国芯片,美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近期美国又将100多家中国企业加入“限制名单”中,试图借此进一步阻止中国芯片的发展,在美国不断加码的情况下,欧洲芯片却不愿坐视失去中国市场,欧洲三大芯片企业中的两家都在重新布局中国市场
-
汽车智能化浪潮下的雷达芯片是如何迭代的?
芝能智芯出品随着智能汽车的智能驾驶水平的持续攀升,毫米波雷达技术,曾经因分辨率低而被边缘化,如今却在汽车智能化转型中崭露头角,成为关键角色。我们将深入探讨雷达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复兴历程,详细分析其技术特性、应用场景的演变,以及与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其他感知技术的融合趋势
雷达芯片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