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何庆立:无线通信二十年变迁 专网通信加快发展

2016-01-29 15:23
来源: C114

     谈及中国无线通信产业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每一个置身于中的人都应该感到自豪。二十年来,中国无线通信取得了不亚于中国高铁取得的成就,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力的企业,为“两化融合”、促进经济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何庆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秘书长、国家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副总指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无线通信产业发展的二十年,何庆立深入参与其中,见证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变迁历程。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他将这二十年分成了三个阶段。

  中国无线通信起步于1987年,当年在广东建设了第一个移动基站。1990年前后,无线通信开始向全国铺开,建设第一代模拟通信网络,俗称“大哥大”,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当年受到技术限制,网络容量很小,到1995年全国只有约500万用户。”何庆立回忆,“1995年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开始了规模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是1995年至2001年,引入的GSM数字通信网络大规模建设,CDMA网络也逐渐转为民用,到2001年全国用户达到1亿,大大超出预期。这个阶段是寻呼机和手机一起使用,因为资费贵用户一般采用寻呼机接听,然后用手机回电话。当时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SCDMA也诞生了,凭借覆盖半径大、资费便宜等特点获得了大量应用,俗称“大灵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第二阶段是2001年到2010年,随着短信技术出现并受到用户热情欢迎,寻呼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后3G网络开始商用,用户规模突破了8亿。从2010年开始的第三阶段,中国3G网络逐渐成熟,4G开始规模商用,用户数达到了13亿,渗透率接近100%。“各个行业的经济增长都离不开通信技术进步。”何庆立强调。

  无线通信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是处在时代背景下的技术不断跨越,更是中国坚持自主创新,从学习、追赶到超越,并服务于中国经济创新,推动全球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在大的公网系统方面,华为中兴一扫中国市场“七国八制”的乱象,成长为全球的佼佼者,在网络部署、专利申请、标准制定等方面均占据着优势地位,击败了不少沉淀几十年上百年的老牌通信巨头。

  在专业网络方面,普天、信威等中国企业,包括华三、鼎桥等,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帮助中国专业网络不断更上新台阶。何庆立举了一例,信威的SCDMA技术以及后来的McWiLL,最早获得了国家频率的支持,划拨了1785MHz-1805 MHz专属频段。据悉,McWiLL在2010年成为ITU国际标准,国际首创实现了“宽带多媒体集群”业务功能,并在石油、电力、水利、民航、边检、铁路场站、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专网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为后续发展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技术奠定了基础。

  专网在国计民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大型自然灾害往往会大量损毁通信基础设施,专网的安全性以及性能,有助于及时报送信息,是加快救助、实施精准救助的重要保障。从语言到数据到图像再到视频,专网对宽带化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中国自主创新的通信技术,不断推动着专网技术革新。

  “针对应急通信需要,我们在全国做了两次大的工程,第一是建设了覆盖31省的通信指挥车,装备了McWiLL系统,属于固定的应急指挥平台。另外在现场还需要进行信息采集、传输,我们又建设了第二期一共38辆,也是采用新一代McWiLL技术,因为这一技术在窄带、宽带服务方面性价比很高,属于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性方面有很好保障。在应急通信方面,我们会推进选用McWiLL系统。”何庆立表示。

  专网应用宽带化方面,中国在2012年启动了B-TrunC宽带集群系统系列标准制定,并在2015年成为ITU PPDR宽带集群国际标准。从模拟到数字再到LTE宽带集群,专网正在迅速追上公网。“作为一个独特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专网在公交调度、地铁专用指挥调度、政府便民服务、社区服务等等有着广泛应用,基于此中国已经加快建设宽带集群网络。今后5-10年,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发展的历史机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