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联通以5G技术助力实现电缆隧道巡检智能化

2020-10-21 14:14
C114通信网
关注

2020年10月5日,这是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小萌新”上岗的第300天。在这一天时间里,这位身高不足一米的小家伙共计穿梭隧道50公里,相继完成了5G VR全景扫描、红外装置探测、温度异常判断等多项常规工作,并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3D建模探测高危环境下的隧道沉降情况、检测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小萌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记录都被远在十几公里外,电缆运检综合监控中心杭州供电公司姚广元看在眼里、实时掌控。

不要看“小萌新”个子小,它的来历可不简单。它是中国联通携手国网电力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基于5G专网的电缆隧道自主国产AI巡检机器人及其智慧化巡检系统。据姚广元介绍,只需轻轻一按,监控中心的大屏上便可实时展现千里之外的隧道现场机器人监控的8K VR超高清画面,实现实时360度查看隧道实况,纤毫毕现。

“小萌新”上岗,全力保障电网供电可靠

伴随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电网中电力电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隧道电缆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铺设方式,存在空间狭小、线路密集、空气流通速度慢、敷设环境湿度大等特点,并不适合人工巡检,这就给传统巡检方式带来了很大挑战。

建设智慧输电线路是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必然要求。2019年,中国联通联合杭州供电公司研发使用“5G智能化电缆隧道巡检技术”,突破了空间、技术上的限制,集智能化、信息化为一体,解决了传统巡检的“卡脖子”问题,为电网供电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从滨江到萧山,从地上到地下,这些呆萌又忠诚的“小萌新”们已经实现了广泛上岗,充分保障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升了地下通道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地下生态圈与产业链。

“小萌新”全部自主研发,三大特色提升智能化水平

中国联通依托5G技术开展的智能化电缆试点,首先选取了浙江杭州市区的主干输电通道--湘湖隧道,开展了全程“5G+电力隧道”智能巡检试点应用。该电缆隧道作为全国第一条5G智慧线路,搭建基站独享+UPF下沉的5G行业专网,部署自主研发的云边协同智能巡检系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等,实现5G智能巡检立体升级。

“该系统独具三大特点,分别是5G综合立体AI巡检、监测预警、联动干预以及作业安全,可以充分赋能无人操作。”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智慧能源项目负责人戴玉华介绍道。据悉,在联通5G技术支持下,该系统可进行激光实时建模,智能路径规划,超高清视频,隐患AI自主识别以及超低延时切片和远程实时操控等动作。同时,该系统也率先实现5G“云-边-端”一体化协同,智慧化联动新风、除湿系统及5G MEC敏捷数据分析,智能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极大降低了密闭空间巡检压力、作业风险,实现5G智控赋能毫秒级远程无人操作,同时通过网络切片技术有力地提升了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实效性。

“疫情催生了新技术新课题的研发推进速度,” 在谈到团队创新研发过程时,戴玉华坦言,由于在疫情期间,电力行业经常面临巡检人手不足等现实问题。中国联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立足5G技术,经过夜以继日地需求比对、系统研发,及时派出这些“小萌新”们上岗作业。在2020年创新5G电力行业应用及抗击疫情央企行动中,“小萌新”“智斗”疫情的案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该项目先后荣获了“2020年浙江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联通集团科技进步奖、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全国第三届“绽放杯”大赛优秀项目等多项大奖。

“小萌新”的投入使用将实现“三效并提”

据悉,这些“小萌新”上岗以后,隧道巡检周期由1周一次改善为全天候实时监测,隧道内人员巡视频率下降85%,人均可运维线路长度增长了70%;依托于巡检机器人系统的AI智能决策提升了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报表自动生成率提升至100%;应急响应由小时级提升为秒级响应,对缺陷、隐患处置率提升了80%,实现管理效益明显提升。该项目将实现以机替人,年节约运检费用达589万元;排除隐患缺陷,故障率下降73%,减少停电损失约3785万元,实现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同时,地下通道资源经5G智能化管理以后,构建了和谐共生的地下生态圈与产业链,实现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联通在浙江杭州已率先建成“泛滨江”智慧电缆示范区,实现了区域内126公里29条电缆线路的5G智能巡检100%覆盖,构建线路状态全景感知的预警体系,基于状态评估和感知预警的精准化多源融合巡检体系以及多元辅助的智慧决策体系,形成了杭州电缆智能运检点-线-面全区域覆盖的示范模式。

城市综合管廊、电缆隧道、亚运保电···未来,将有更多的“小萌新”们在精准智控领域崭露头角,为智能供电领域带来更多新的实践案例。未来,中国联通也将与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扩大合作范围,继续在5G应用场景上深挖钻研,在智慧能源领域提供更多、更具推广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付心怡 王啸涛

来源:C114通信网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