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光器件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有多大?

首先从技术上看,在加州圣迭戈举办的OFC / NFOEC 2010 ,以40/100 Gbit / s这个压倒多数的议题所涉及的前沿技术看,这方面最主要的新产品发布和展示都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几家领先的企业,

JDS Uniphase和Finisar是两个最主要的用于40/100 Gbit/s传输的ROADM产品(可重构光分/插复用)供应商,JDSU公司在巴黎到法兰克福有个世界上目前唯一运作的WSS的100 Gbit/s的网络。

JDSU在OFC/NFOEC还发布了1x23波长选择开关(WSS)。 CoAdna光电子公司也宣布了一项 1x23波长选择开关(WSS)。Olaro也同样推出了1x23 WSS,该项技术是公司收购Xtellus所获得的。

Finisar公司也计划推出1x23 WSS,该公司WSSs 是使用硅基液晶材料,这也是一个在下一个 视频显示器使用的技术。

Oclaro公司说,这次会上有客户要求一个NXN开关 - 这可被称为波长选择性交叉连接。ROADM产品已经采取了1xN格式,而该NXN的情况下会增加运营商的网络传送的自由程度,尤其是波长在超过一个端口的情况下。

而中国公司在光器件的领先技术上基本处于跟踪状态,这些年都没有多少有效突破。有源器件领域,40Gbps以上产品除了WTD的SFF300针模块外我们基本是零。在可调波长激光器技术和光模块上我们是零,在VCSEL上除了个别台湾厂外我们也没有什么;无源领域仅有北京世维通能做40Gbps的分立的相干解调器,国外是100Gbps集成的器件。在ROADM热点器件上,我们不能提供WSS产品,基本还是镀膜产品。在MEMS上,广州永大光通讯的产品算是个补充。

纵观本届OFC参展的中国公司,这次在PLC上算是有个突破,但是还只是在封装上。那么在这种比较基础的无源产品领域,中国的PLC企业为什么没有PLC芯片的量产技术?什么时候能够掌握PLC芯片的主动权?政府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帮企业一把?

C-FOL的记者在展会上与MIT陈明华教授探讨这个问题,陈教授的观点给人耳目一新。他和记者说起他的一个朋友回到四川创建一家专门从事PLC芯片的公司,也就是四川飞阳,但是这家企业这次没有参展。PLC芯片设计这个问题对于华人学者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大问题。他们中的一些人完全有实力做出这个产品。但是随后的两个问题却是有根本性影响的问题。

第一,从技术上说,二氧化硅基的PLC在整个光集成领域属于最简单的,而且并非当前光集成领域的两大主流,基于InP材料的集成和基于硅基CMOS技术的集成。现在投入巨资去发展PLC芯片产品至少要在2年之后才能发挥效用,届时光集成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还很难说。现在投入的巨资能否收回成本也是问题。

第二,国内一些AWG厂商比如新飞通,光迅等应该有生产PLC芯片的实力,他们的态度值得观察。

第三,从具体实现的工艺上来说,两岸三地范围内都没有专门从事这类PLC芯片生产服务的机构。一些科研机构可能拥有相关的设备,但是首先没有对外开放,其次也没有稳定成熟的工艺。韩国之所以能够涌现出多家PLC芯片公司,同在这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有直接的关系。在当前中国的科研氛围下,从事工艺研究没有直接的好处,没有任何学者,任何机构愿意做这种替他人做嫁衣的事情。曾经的国家半导体工艺中心就是一个例子。何况即便我们拥有了做这些芯片的能力,在其上游的材料,设备仍然需要假手他人。在半导体基础产业,我们国家落后的不是一点半点,更何况政府决策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陈教授认为只有中立的第三方芯片制作服务机构的涌现才能彻底带动中国光集成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陈教授的观点给了记者很大的启发。但是记者仍然认为陈教授无法完全理解处于竞争压力下的国内PLC企业的感受。实现PLC芯片自主在这个行业许多人看来是提高竞争实力的一个根本途径。不过这如果在近期只能是个梦想,那就不如集中精力做一点实际的事情,能够在封装工艺或者产品开发上有所创新一样有机会提高竞争力。

正如同光纤耦合器行业面对PLC挑战所应得的一样。在OFC上,深圳朗光的岳博士告诉记者,国内运营商一窝蜂地选择PLC对于他们还是带来了影响。在他看来1X8以下的分路器根本没有必要选择PLC,但是几大运营商还是照选不误。

在并行模块领域,主动光缆领域,我们都几乎是刚开始。在光连接器领域,我们的厂商众多,但是产品基本没有创新。在仪表,光纤,芯片,软件我们都是刚开始。但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华为在光设备上却是世界第一。而能成为华为高端器件供应商的基本清一色都是欧美企业,OFC展台上那个华为的展览车,中国观众走进去的不知道到底有几人?

另外从规模看差距。Ovum的分析师在23日的报告中列举全球前十大光器件公司,除了Opnext之外这些大厂在国内大都有工厂或研发机构,有的规模还相当大。一位Finisar上海的朋友告诉笔者他们在上海的员工数已经接近2000。而另外Fabrinet,Sanmina-SCI等几大光器件代工厂也都在国内有工厂。对于这十大光器件公司的列举,笔者怀疑Ovum的数据并不全面。该公司称这十大公司占了全球72%的光器件市场份额。但是我们看刚刚公布2009财报的光迅,其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美元。这个规模几年前是可以入选十大的,现在即便不能入选十大,也接近不远。除了光迅,销售额在几亿人民币之间的中国公司还可以数出不少,十大光器件公司72%的总市场份额有点说不过去。按照笔者的看法,如果不计那些在中国设立工厂的外资光器件公司,按销售额算,中国剩下的几家大型本土的光器件公司如光迅,器件公司,华工正源,昂纳(他们是外资公司)等都能在世界上算得上中大型光器件公司。但是如果光从展台规模看,除了昂纳是6个展位,其他中国公司最大也就是2个展位。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