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实施携号转网,还需要进一步的配套措施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手机号码越来越具有或者体现人身属性。囿于各种客观(各种APP注册、业务用联系方式)和主观(喜欢特殊号码)等因素影响,携号转网成为部分用户的硬性需求。原定于2020年全面实施的携号转网被最高层提前到了2019年。最高层对携号转网寄予如此厚望,无非是给用户提供最大限度的自有选择权,并最大限度均衡通信行业发展,推动通信行业改革创新。然而,要保障用户能够切实享受到最高层赋予用户的自有选择权,监管层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管制措施。

一、迎难而上,监管层已经开打预防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2019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2019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全面开展携号转网工作。《指导意见》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深化“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除了发布《指导意见》外,3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主持召开会议,部署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工作。此次“携号转网”部署会参会人员规格相当高,除了会议主持人外,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中国电信总经理柯瑞文、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买彦州、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参加会议。陈副部长在部署会上指出,一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协同配合,完善工作方案,确定好时间表、路线图,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按时、高质完成;二是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市场和服务,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确保携号转网业务健康良性发展。

相当知趣的三大运营商都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履行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安排,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携号转网”工作任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指导文件、部署会议,监管层正在加大落实最高层的携号转网指示。虽然三大运营商的表态都相当积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监管层也应该意识到了推进携号转网全面实施的难度。不管其中的困难有多大,携号转网的目标已经确定,而且必须完成目标。

二、错综复杂,实施携号转网并非易事

从2006年携号转网政策出台开始,到现在已经经过了12年。但由于技术储备、办理过程繁杂等多种因素,携号转网一直以来没能得到广泛推广,而且成效有限。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开展携号转网试点的五省(市)共有超过45万用户办理了号码携带业务。其中,中国电信携入16.8万,携出6.6万;中国移动携入16.2万,携出25万;中国联通携入14.7万,携出16.1万。携入中国电信的用户最多,而中国移动的用户流失率最高。如果按照办理携号转网业务用户数量与当时的总体用户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业务办理率约为0.32%。应该说,这样的办理率还是非常低的。

2017年年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称,自启动号码携带试验以来,试验总体进展顺利。但通过试验也反映出一些困难和问题。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12月1日起,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用户可发送短信进行携转资格查询。2018年11月22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宣布,本省将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启用携号转网新流程。在新流程下,湖北省内将支持携号转网线上办理申请。用户可发送短信至携出方运营商,查询是否具备手机号转网资格,具备资格的用户将收到允许携号转网的“电子确认单”(短信授权验证码),用户凭此“电子确认单”可到手机号携入方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携号转网手续。然而尝鲜的体验者表示,即便是所谓携号转网“新流程”,也并未如宣传的那样省时省力。至于其中的原因,当然是运营商提前设定了各种“合法”的转网壁垒。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