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对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的三个问题
正如你已经知道的,美国从上周五开始,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而此前是10%。这个简单的表述背后,还有很多似懂非懂或者懂装不懂。
问题:哪些中国商品最受25%关税之痛?
此次关税将影响几千种出口美国的中国商品,而最受其害的(无论对中国的制造商,还是对美国的进口商),将是消费品领域的家具,箱包,海鲜;工业品领域的化学原料、电信设备、塑料、汽车零部件。不过,据美联社的报道,美国从中国购买最多、影响普通民众日常开支最大的商品如服装,鞋子,玩具和电子消费品,目前暂时处于惩罚性关税之外。然而,如果现在“搁浅”的谈判正式宣告“破裂“,那么这个有意被美国政府区隔出来的“高痛感地带”,将难以逃脱25%关税的大面积霜降。
问题:有人说,中国将“支付”给美国25%的关税,这种说法如何理解?
始作俑者是特朗普。虽然没有坚定的价值观,但是他作为“意见领袖”的舆论策略一直非常统一。他常用推特解释高度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大快人心,票仓选民秒懂即可,并不介意他人诘问。比如,他在竞选时发誓“让墨西哥为边境墙付钱”,然后他要求国会为其耗资50亿美金的墙买单。同样,这条关于关税的推特也符合这样的特点:“中国将为价值为2500亿美金的商品支付25%的关税,这一笔巨大的付款将直接进入美国财政部……”
特朗普声称“中国支付”的25%关税将大大充实美国国库
毋庸质疑,25%的关税确实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损失,很多原本属于中国企业的订单,可能将转向日本、韩国、印尼、台湾等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而相当一部分有国际拓展能力的制造业,已经或正打算在中国以外开疆拓土,建立厂房,平衡风险,以求在阴晴不定的中美关系中自保……但就事论事,只要美国还从中国进口商品,25%的惩罚性关税必然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支付。即便一些大牌美国进口商携其采购能力,迫使中国供应商降低价格、削减利润以抵消关税加价的影响,但这样的玩法在10%的时代或许还可奏效,但在25%的时代,再让中国供应商继续消化15%的成本,实在高估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问:此次关税谈判,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将产生哪些作用?
首先明确的是,美国半导体企业比中国半导体企业要着急太多——毕竟,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半导体出口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近千亿美金(数据来源于福布斯)。因此,我们担心的是“买不到”,恰恰不是“卖不出”。
其次,尽管如此,此次中美贸易战仍然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产生深层影响:第一,国家扶持本土IC产业的力度有增无减,因为所有来自外部的压力都在强调“自己有,才是真的有”;第二,中国企业还将不断尝试直接的企业兼并,因为这仍然是快速突围、边干边学的捷径。一个国家的通路不通,不代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找不到机会;第三,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力度将明显增大,这既是我们兑现此前谈判承诺,确保自己还有“买得到”的资格,也是我们发展自己IC产业的内源需求。
(作者:殷小庐)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