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持股,国内第二大芯片设计服务企业IPO获受理
近日,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招股书显示灿芯股份拟募资6亿元,将用于网络通信与计算芯片定制化解决方案平台、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定制化芯片平台、模拟IP平台的建设。
第二大股东中芯国际扮演重要角色
灿芯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企业。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06亿元、5.06亿元、9.55亿元、6.30亿元,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30.86万元、1758.54万元、4383.48万元、5650.56万元。报告期内,芯片量产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6%、70.96%、64.96%、75.03%,为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根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21年度灿芯股份占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市场份额的4.9%,位居全球第五位。
值得一提的是,灿芯股份与国内半导体晶圆厂商中芯国际渊源颇深,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兼任灿芯股份董事长。在灿芯股份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背景下,除去第一大股东庄志青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9.82%外,中芯国际通过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持股灿芯股份18.98%,是其第二大股东。中芯国际还是灿芯股份的最大供应商,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向中芯国际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88.81%、79.96%、90.08%、86.96%。
不过近年来,中芯国际对灿芯股份的持股比例似乎在不断下降。2017年,灿芯股份境外架构拆除时,中芯控股的持股比例高达46.6%,2019年初降至34.75%,2020年8月进一步稀释至24.61%,2022年9月中芯控股转让405万股后对灿芯股份持股比例下降至18.98%。
全球IC市场规模将达5768亿美元
集成电路自出现以来,促进了全球信息、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和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和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机构(WSTS)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为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预计2023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5768亿美元。
而从国内市场看,受益于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44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0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远高于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增速。
随着全球集成电路行业整体景气度的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市场也呈增长趋势。根据IC Insights 统计,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63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77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8%。其中2021年美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占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业的68%,排名全球第一;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21%和9%,分列二、三位。
中国IC设计企业已达3243家
在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国内也催生了一批本土晶圆代工厂商和封装测试厂商。根据ICCAD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达到2810家,较2015年的736家增长281.8%。
而在2022年12月26日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ICCAD)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表示,根据各地设计业分会采集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3243家。
据统计,2022年全行业销售预计为5345.7亿元,增长16.5%。大连、香港和福州三个城市的设计业出现负增长,增速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排在第一的武汉增长98.0%,第二名成都增长55.3%。设计业规模最大的十个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继续把持前三位。无锡和杭州的设计业销售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余城市的产业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同时,市场也迎来芯片设计企业上市热潮,今年有25家设计企业实现了IPO,这些企业在12月1日的总市值为4721.15亿元人民币。
魏少军表示,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直面临内部和外部两个压力,从内部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续,尤其是去年全球产能紧张。从外部看,美国制裁持续带来压力。不过,随着国家疫情调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国产替代需求的牵引下,我国本土集成电路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本土企业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