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份额第一,营收垫底,利润微薄,低端手机能撑起vivo的梦想吗?

2011年11月,在小米1发布的3个月后,vivo迎来了旗下首款智能手机 vivo V1,从这天起,这家传统功能机制造商开始了向互联网科技领域的转型之路。 

十年后,vivo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根据IDC数据,2021年vivo以7150万台的智能手机出货量,21.5%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手机厂商第一位,把华为、小米、OPPO等对手甩于身后。 

一年后,vivo再次以5316.1万台的全年出货量和18.6%的市占率蝉联,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 

在手机市场连年下滑的大趋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固然值得吹捧。要知道,早在几年前,vivo还头顶“厂妹机”“智商检测机”等各种标签。 

然而,与光鲜销量倒挂的,却是垫底的营收收入。由低端机型撑起的销量,显然承载不起vivo的高端梦。

另一方面,vivo在手机之外的扩张战略也可以说是步履蹒跚。面对早已杀得头破血流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一直到22年4 月11日,vivo才姗姗来迟地推出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而在手机市场天花板已现的情形下,相较于小米等早早跨界的友商,vivo明显又是慢人一步。 

虽然vivo自身给出的解释是“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然而无论是为判断失误找的“幌子”,还是整合内部思想的“旗帜”,一直号称秉持“本分”价值观的vivo,似乎都并不“本分”。 

01、vivo并不本分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沈炜始终坚持着段永平在步步高时代传承下来的一些商业思维。 

2014年12月,沈炜罕见接受了媒体采访。有多罕见?据他自己所说,这是10年来第一次在媒体露面。而接受采访的原因很简单,沈炜认为,消费者对于vivo的理解得不够。 

在这次采访中,沈炜透露,vivo短期内没有任何上市的想法,也不需要融资。对此沈炜的解释是,大部分企业上市是想“弄点钱”,但是vivo并不缺钱。

事实上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vivo确切要上市的消息。 

但去年一口气牵涉了34家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河南村镇银行的爆雷事件,却扯出了所谓瞧不起“弄点钱”行为的vivo。 

2019年9月,vivo正式推出vivo钱包。和其他互金平台一样,vivo钱包首先上线的功能就是借贷,此后又陆续有了理财、保险等板块。 

互金平台与村镇银行的合作很简单。平台与村镇银行达成协议后,由平台上架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的利率通常大幅高于同期国有大行。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正常情况下,储户很难放心地把钱存到一家远在千里之外的村镇银行。而对于下沉市场的民众来说,街头随处可见的vivo招牌,无疑是一块金字背书。

在被爆出的34个第三方平台中,vivo钱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内嵌了vivo钱包的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带来的流量无疑是巨大的。 

“喊着最高大上的口号,干着最没下限的事”,是对当下互金平台最恰如其分地形容。 

以vivo钱包为例,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但vivo钱包最常被投诉的,却是贷款利率畸高和暴力催收。

vivo钱包共有两款借钱产品,分别为vivo借钱和维惠贷(经销商借款)。其中,vivo借钱面向个人用户,合作机构为隆携小贷、京东金融、360借条、度小满、还呗、马上消费、省呗、中邮消金;而维惠贷面向vivo经销商,最低年化利率5.5%起。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vivo贷款业务由隆携小贷提供服务。2020年3月,OPPO和vivo联合收购“隆携小贷”。2022年6月,隆携小贷注册资本增至50亿元,成为第10家注册资本达50亿的网络小贷。 

有报道称,龙携小贷发放的自营贷款年利率有13.18%、19.77%、21.90%三个档位(部分逾期案例),而南京银行、中原消金等通过vivo钱包向用户放贷,贷款年化分别为23.76%和35%(2021年发放的部分贷款)。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vivo”,会发现不同于其它消费电子类产品,除却产品质量问题、购物平台销售规则及售后相关投诉外,暴力催收、贷款利率高、充话费不到账等关于vivo钱包的投诉也是投诉的重灾区。 

关于贷款利率高的问题,有不少用户投诉到,vivo钱包贷款单利年化利率34.675%,远超国家法定的年化利率,直呼这就是高利贷。另有用户表示跟vivo钱包官方签合同,却有第三方合同出来,指出vivo钱包平台存在阴阳合同。 

据此前一篇名为《年利率35%?vivo钱包你敢用吗?》的文章报道,湖南的何先生通过vivo手机自带的vivo钱包,先后分三次申请了共计2800余元的一年期贷款。期间就遭遇了贷款协议凭空消失、贷款方莫名变更、贷款年化利率由24%变至35%等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 

而在村镇银行一事中,“vivo”的表现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村镇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异地揽储,存在明显的合规漏洞。但vivo仍然充当渠道,参与其中。 

P2P金融暴雷的余毒经过多年才得以肃清,vivo仍然顶风而上,要么说明其毫无风控体系,合规意识为零。要么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高额利润,甘愿冒此风险。 

在vivo 2022线上年会暨创新颁奖盛典上,沈炜再次提到了因果。他发表了《埋头种因,基业长青》的演讲,表示2022年是vivo的“高端突破之年”。将坚持长期主义,埋头“种因”,才能基业长青。他乐于用因果和长期主义者定义自己和vivo的处世哲学。 

然而从事实来看,vivo并不像沈炜对外界宣称的那样清心寡欲,按理说vivo既不缺钱,又鄙视那些想“弄点钱”的企业,“vivo钱包”理应有更高的追求。 

可讽刺的是,它最终也不过是那三十四分之一。 

02、vivo的一条主线、两点矛盾

不同于在互金平台如此大胆的尝试,vivo在主营的手机业务上又显得十分保守。

国产智能手机兴起的草莽时代,各路厂商都曾执着于自身的定位差异化,比如华为利用其通信领域的权威树立起“科技硬核”形象,小米通过极致的性价比模式让大批米粉为“情怀”买单,联想试图借助PC时代的品牌势能来复制移动时代的辉煌。而到了vivo这里,则似乎已经讲不出太多新的故事。 

如果去剖析vivo悄悄崛起的方法论,可以看出并没有太过高大上的战略规划,用vivo官方的说法,就是以“设计驱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让用户拥有“旦用难回”的感受。这种策略非常讨巧,但也非常实用。 

在“设计驱动”价值观的驱使下,vivo也开始显露出科技底色,不断在5G、设计、AI、影像等领域强化人才储备,扩充自身底层能力短板,例如推出了更为简单可靠的OriginOS Ocean手机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出专业影像芯片V1、V2,一步步从“偶像派”蜕变为“实力派”。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之前,vivo还只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边缘品牌;到了2015年,vivo智能手机销量就超过了3500万台,位居国产手机第4位;2021年vivo拿下中国市场的销量头名后,便一直处于行业金字塔的顶尖。 

但如果细分来看,vivo能有如此的销量,更多地是靠机海战术撑起,这与其高端化执念实际上是相违背的。

2022年,vivo和子品牌IQOO,一共发布了45款手机型号,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机型推出。其中,vivo主品牌30款,iQOO 15款。2021年则为49款,作为对比,同期的小米、Redmi和黑鲨共发布25款手机,荣耀发布23款手机,OPPO发布了21款手机,而华为仅为12款。 

高出货量硬币的另一面,是倒挂营收的手机利润率。去年有大V曾在微博吐槽:21年vivo在国内卖了7100万台手机,营收1433亿元,利润却仅占7.4%。苹果卖了5030万台手机,营收3290亿元,利润份额占到了67.8%,净利率居然高达20%。在相同的市场,vivo卖的最多,利润却比苹果少了几倍。 

而从高端化的推进看,vivo的动作也略显坎坷,并且最重要的是似乎始终没有找到“主心骨”。

2013年,vivo正式确立Xplay系列为自己的高端旗舰机型,然而仅过三年Xplay系列就没了下文;2018年6月,新产品 NEX系列取代Xplay成为vivo进军高端的主力,遗憾的是NEX系列仅推出4款机型就戛然而止,新机发布永远停留在了2020年3月;此外诞生于2019年3月的子品牌iQOO也承载着vivo冲击高端的野心,但由于iQOO重点瞄准的是游戏电竞领域,难免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今,能够真正扛起vivo高端大旗的机型还是X系列。2021年9月,搭载了vivo自研影像芯片“V1”的vivo X70发布,就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而去年11月面世的X90系列,更是搭载了其旗下最新的V2芯片,vivo冲击的高端化野心展露无遗。 

但是手机市场逐渐步入存量市场的总体大势几乎是不可挽回,vivo要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就需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正如段永平一样,vivo创始人沈炜所信奉的处世哲学是“敢为天下后”,但从实际表现上来看这并不是一种锐意进取的思想。

一方面,当小米、华为等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加快抢滩IOT的步伐时,相对而言,拥有超过2.8亿在网活跃用户的vivo在IOT领域入局较晚,虽然vivo的IOT探索始于2018年,在时间节点上与OPPO相差不远,但战略推进上却显得有些保守,直到21年8月才提出“1+3+N”的战略布局,需要尽快填补这一生态短板。 

即便vivo副总裁胡柏山认为,此前的一些在拍照、升降摄像头等方面的技术,都是短赛道,vivo的技术研发要更多押注在芯片等长赛道。 

实际上vivo布局芯片不仅要比华为、小米晚数年的时间,甚至比师出同门的OPPO也要慢上不少。

2021年vivo成立中央研究院,胡柏山亲自带队进行四个方面的长期探索:包括国内外尖端技术、未来科技场景下的产品研究与孵化、平台及能力建设(如芯片、系统)、消费者场景(如人机交互)。受美国敲山震虎影响,胡柏山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SoC投入很大也难带来差异化优势,vivo暂时不会介入,vivo的芯片均是ISP芯片。 

有报道称,不同于OPPO,谨小慎微的vivo整个芯片团队规模仅有200人,2021年有消息指出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在内部确定了不流片的边界。有知情人士透露,原本vivo也打算像OPPO一样高调造芯,却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夹紧了尾巴。 

因此截至目前,vivo推出的两代芯片V1、V2均是用于影像技术的提升。2021年9月,vivo 首颗自研影像芯片 V1 正式亮相,服务高速计算成像的专业影像芯片;22年11月10日,vivo发布第二代自研影像芯片V2,主要是对片上内存单元、AI计算单元、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升级。 

然而不管是发力IOT领域还是积极造芯,背后都离不开硬核科技的支持。vivo从一家边缘企业一步步成为中国手机界的龙头,过程中也积累沉淀不少的科技实力已不用赘述,但仅凭几年的努力,便想摆脱当前的低端标签,无疑是在痴人说梦。 

从重营销到重研发、做生态,vivo想通过复刻“华为路径”,成为下一个“华为”。这条路本身是可行的,但要投入的精力、财力也是巨大的,vivo能否持续投入直到开花结果,是一个考验。

03、写在最后

vivo总是“敢为天下后”的策略,使得其研发、高端都慢于其他品牌,这也使得vivo不得不使用机海战术来弥补。 

个中缘由不难理解,一方面,即便在中低端手机市场做饱和攻击,vivo也尚未建立起足够高的行业壁垒,一时的销量并不具备持续性;另一方面,在华为遭遇芯片断供,销量大幅收窄的特殊时期,任何一家实力友商都有可能凭借供应链、品牌等优势迅速拿下前者让出的空白市场。 

今年1月份,沈炜在vivo的内部年会上讲到,“未来三到五年,智能手机行业面临形势都会比较严峻,企业发展比拼的是稳健经营的能力,是‘少犯错误,多做正确事情’的能力”。 

然而vivo在部分业务过于保守,部分业务又过于激进的做法,是属于“错误”还是“正确”呢?或许沈炜心里一直有答案,只是没有解题的方案。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份额第一,营收垫底,利润微薄,低端手机能撑起vivo的梦想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