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向最高处仰望,往最深处扎根
导语
当马斯克的星舰发射赚足全世界的眼光之时,中国在闷声干大事。无论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着陆,还是日前成功发射的天舟六号,都默默展示着中国向最高处仰望,往最深处扎根的航天力量。
而在马斯克和他的 SpaceX 诸多的刷屏事件中,星链计划目标建成的卫星互联网,可能是距离我们最近、最具商业价值的项目。卫星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军民领域都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新时代发展不能错过的万亿产业大赛道。在各国竞相部署卫星互联网并进行商业化的同时,我国的进展如何呢?
01. 卫星互联网,把基站建到太空中去
1. 什么是卫星互联网?
近年来,卫星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了人类一个全新的选项:用卫星来组建太空中的卫星互联网。
所谓卫星互联网,与我们平常用的光纤宽带网络、5G 网络没什么本质不同。区别在于网络通信的中间环节由埋在地下的电缆、建在地面的基站换成了太空中的卫星。通过各种不同的卫星,使得其具备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并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等技术提供卫星网络解决方案,赋能各行业创新发展。
既然我们通信有 5G,网速似乎也已经够快了,为何还要在天上“建基站”,来建立卫星互联网?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覆盖一直困扰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5G 网络速度再快,没有信号只能望洋兴叹。既然 4G、5G 这些陆基基站无法解决网络覆盖问题,那就把基站建到太空中去。
2. 卫星互联网为何能够崛起?
作为卫星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深度融合的领域,卫星互联网有何特别之处?
卫星互联网的主要优势是覆盖范围广,可以服务全球,且成本低,同时受地理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小。在5G覆盖较少的偏远地区,卫星互联网依旧可提供稳定信号。
因此,无论是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非盈利组织 Outernet,拿到了大量投资的 OneWeb ,还是我们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都在积极筹备卫星互联网,一场悄无声息的卫星互联网竞赛已然打响。
那么,早在多年前就被提出,已经并不新鲜的卫星互联网究竟缘何再度崛起?
首先,是相关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下降。
运载火箭技术持续性领跑发展,伴随着卫星小型化与微型化发展进一步提速,“一箭多星”、火箭回收利用等技术也逐步成熟。使得卫星、火箭的制造中,缩减了研制周期。
而技术的迭代升级,使得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也大幅降低,例如我国目前也已经掌握的一箭多星发射和可重复使用技术。同时,卫星制造向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变,产业界各方通过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完善配套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也进一步降低了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
SpaceX 官方就曾称“星链”计划总投资额不超过 300 亿美元,而若进行同级别地面 5G 网络的部署成本则可能高达 9000 亿美元。
其次,是政策方面获得了正式的支持。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卫星互联网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法规、技术升级、产业资本的多重驱动下,产业发展迅速。我国自 2020 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范畴后,工信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快布局卫星通信;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
再次,是相较之前更加开放与创新的市场环境。
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创新应用,让网络成为一国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开始不满足于既定的网络环境。当互联网场景向飞机、游轮、汽车、野外等特殊环境泛化时,亟需提高数据服务的宽度与广度,扩展新的商业模式,自然也就促进了卫星互联网的向前发展。
那么,我国卫星互联网是如何一步步贴近大众市场,拉近普通大众与卫星的距离呢?
02. 卫星遥感,实现大众“玩卫星”
在卫星遥感方面,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遥感卫星已成功用于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城市精细管理、防灾减灾等众多领域。各个行业的遥感应用需求旺盛,都需要遥感技术和数据支撑,提供智慧力量。而未来,卫星遥感不仅服务于国家安全,还可服务于大众消费。
近年来,我国早有“鸿雁”、“虹云”等众多星座计划用以发展卫星互联网。而前不久,东方慧眼卫星星座的“珞珈三号01星”在卫星服务实时直达智能终端方面的实验成功,标志着以往仅面向专业用户的遥感数据服务,将面向普通用户,助推卫星遥感走向大众化。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定制开发的智能 APP,就可以实现大众“玩卫星”的时代。“珞珈三号01星”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颗用手机 APP 即可操控的互联网智能遥感卫星。
珞珈三号01星
“珞珈三号01星”实验的成功同样也标志着东方慧眼卫星星座计划取得良好开端。未来几乎每个人的头顶上可能就有一颗“东方慧眼”星座的卫星,普通人就可以用手机“调用”头顶的卫星,3 到 5 分钟内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或许不久的将来,每个人在手机便可体验到信息遥感服务,“期房建筑进度定期推送”“停车位智能搜索”“全球云旅游”“星空浪漫表白”等大众化、个性化遥感智能便捷服务将成为现实。
而随着中国卫星互联网的遥感卫星不断增多,性能还能有更好的提高,并进一步向实用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
03. 卫星通信,向上“捅破天”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之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并不是新事物,早已广泛地运用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领域。但是当苹果、华为、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纷纷切入卫星通信技术,新品全部带有卫星通信功能之后,开始引发科技与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
在 2022 年迎来的手机卫星通信元年,苹果、华为手机先后发布了“向上捅破天”的技术。虽然当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14 系列和华为发布的 Mate 50 系列手机所具备的卫星通信功能只支持发送,不支持接收,但是其支持发送短信息的意义远大于其实际使用价值,标志着卫星通信低成本模式的出现,卫星通信开始走进大众生活,正式开启了手机直连卫星的时代。而华为前不久才发布的 P60 和 Mate X3 系列手机,更是将北斗卫星消息发送升级为支持双向收发功能。
智能手机直连卫星上网功能已成趋势,各方力量让卫星互联网生态进一步完善。目前手机直连卫星已完成从 0 到 1 的跨越,待商业发射卫星技术成熟之时,或将迎来其在消费市场真正爆发的时刻。
那在地面上实现向上“捅破天”的联网技术后,我们“空中上网”的需求是否也已经得到满足呢?近几日,工信部批复移动开展 5G-ATG 试验。目前国内的空中联网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卫星通信模式,通过卫星为飞机上网提供信号;另一种就是ATG 模式,即地对空宽带通信,通过地面基站为飞机上网提供信号。
尽管 5G-ATG 通信移动速度高和覆盖范围大且成本低,但若要确保信号覆盖,就必须沿着航线设置密度较高的基站,且不得不考虑海面基站建造维护和跨国基站的合作问题。待到中国的星座计划更加成熟,卫星互联网也更加布局完善之时,ATG 或许可以与卫星通信方案互为补充,打造“空中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
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的遥感和导航卫星领域,都呈现出以公益卫星为主体,商业卫星为补充的特点。但当我们跳出消费市场,以更高的视角审视其背后的卫星互联网时,看到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相布局卫星互联网这一产业,抢占卫星轨道资源更多战略先机。
虽然我国卫星互联网还有诸多环节有待打通、提升,但是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多重驱动因素的有力推动下,卫星互联网广阔的应用前景终将落地成为现实,造福大众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雨凌.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N]. 中国计算机报,2023-03-06(008).DOI:10.28468/n.cnki.njsjb.2023.000038.
[2] 武音璇.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与展望[J].张江科技评论,2022(03):39-41.
[3]段然. 揭秘卫星互联网[N]. 北京科技报,2022-07-11(006).DOI:10.28030/n.cnki.nbjkj.2022.000141.
[4] 走近“珞珈三号01星”:拉开大众“玩卫星”序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芙蓉 何婧琳
原文标题 : 卫星互联网:向最高处仰望,往最深处扎根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