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睿创短波红外模组应用于国内首条自由空间光承载业务

近日,中国联通在跨湖离岛场景中成功开通国内首条自由空间光承载10GPON业务系统。

这条横跨1.5公里湖面的无线光网络,标志着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FSO)首次实现规模化现网应用,为突破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最后一公里"通信瓶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在这场技术突破中,睿创微纳控股子公司睿创光子研发的LINK41短波红外模组发挥了关键作用。

该模组凭借400×400面阵分辨率、10μm像元间距等核心技术参数,成功实现空间光信号的快速捕获与精准追踪。

相较于传统方案,其创新性地平衡了跟踪分辨率、捕获视场、灵敏度等关键指标,在2000fps高帧频工作状态下仍能保持稳定输出,为FSO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FSO融合了光通信的高带宽与微波通信的灵活性双重优势。

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后5G和6G时代到来,FSO技术将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演进中扮演核心角色——既能解决城域网特殊地形覆盖难题,又可与卫星技术结合构建星间、星地高速链路,最终实现全域无缝覆盖。

此次技术突破背后,是睿创光子持续的技术深耕。这家专注于III-V族及硅基光电子器件的创新企业,已成功研制15μm 640×512 InGaAs探测器芯片,并在特种装备、工业检测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其短波红外产品线不仅支撑着通信技术创新,更在天文观测领域为研究红移天体、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国产化解决方案。

财务数据显示,母公司睿创微纳2024年营收达43.16亿元,同比增长21.27%,净利润增幅达23.07%。持续增长的业绩背后,是公司年均超20%的研发投入强度,以及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智能化设备需求的持续释放。目前,其红外产品已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成本优势推动着新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

image.png

"技术创新正在重构通信产业格局。"睿创微纳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深化在短波红外探测、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子芯片领域的技术储备,通过构建空间光通信生态体系,推动激光通信技术从特种领域向民用市场的规模化延伸,为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中国方案。随着空天地一体化进程加速,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通信革命正蓄势待发。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