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09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精彩观点涌现

文:于占涛(光电新闻网责任编辑)

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于2009年9月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五楼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大批光通信行业的知名专家、企业和行业代表,本次研讨会站在宏观角度,以“探索光通讯未来发展”为主轴,积极探寻国内外光通信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与会嘉宾发言非常踊跃,精彩观点纷现,让我们产生诸多思索。

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现场

光通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是到头了,而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院长,原总工程师毛谦先生9月7日在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上作出如上结论。

很多人认为中国光通讯产业已经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小,而毛谦则认为,“差距还很大。”以ULH为例,目前国际先进水平是以32Tb/s(320x114Gb/s)传输580公里,40x40Gb/s实现10000公里传输(通过色散管理光纤),以及13.5Tb/s OFDM相干系统进行6248公里传输。而国内最先进的水平是3.2Tb/s(80x40Gb/s) 传送800km,160x10Gb/s  DWDM系统在真实光纤上无再生传输3040km至5000km。

毛谦指出,未来光通讯将朝光网络智能化,分组传送光网络(PTN),光交换,以及光子/量子通信方面发展。未来的路还很长,业界都需要协作推动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与国际光通信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技术的进步依靠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德明教授也同意毛老师的意见,他认为未来3U(超长距离、超高速和超大带宽)将是光通信技术下一步发展重点。他还透露,目前该校承担了国家160 x100Gb/s实现2000公里传输的重大科研项目,如果进展顺利将大大拉近与国外技术的差距。

光纤与无线的融合 多种技术的融合

不仅在总裁研讨会上,即使在COEIC2009的其他分会上编辑也经常听到“融合”这个概念,例如华为下一代PON网络总工程师王峰表示在下一代光接入技术上选择10G EPON,10G GPON以及WDM-PON技术融合方案,烽火通信的熊伟成也对融合性的架构进行了思考,而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胡保民也在其演讲中重点提及了多技术的融合,包括设计一个平台,兼容EPON/GPON两种技术,运营商也可混插EPON/GPON来保护投资,实现无缝升级,其他还包括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胡保民还表示,“我们公司采用多技术融合,实现横向和纵向集成的新一代产品不久将推出。”

当然这些技术融合都是在光通讯范围内进行的,刘德明教授则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范围的设想:实现光纤与无线的融合。

“目前无线技术正从2.5G向3G乃至4G发展,但无线频谱是有限的,并且无线基站大功率辐射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愈来愈大,运营商应放弃这种思路,要充分利用光纤的无限制带宽,充分将光纤和无线技术融合起来。”刘教授表示,他还建议业界应加强该领域的研制。

刘教授在《武汉“光城计划”与融合接入问题探讨》中提到,基于高速光纤接入(光纤到户)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光城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融合接入”,其中光纤技术与无线技术的融合接入最引人注目,无线通信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其基站大功率辐射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愈来愈引起极大关注。一种利用光纤来接入无线信号的技术,可将大功率的基站分解为小功率甚至微功率基站,极大地降低电磁辐射的伤害,被称之为“绿色通信”。华中科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在研究的基于光纤无线融合的楼内/室内多媒体业务接入系统,可望通过光纤到大楼、无线进家庭(办公室)的方式接入网络数据、高清电视、立体电视、交互式多媒体游戏等多种宽带移动业务,因此今后高科技的信息化家电将摆脱目前的有线连接方式,实现计算机、电话和电视三网融合的宽带移动接入,从而告别目前复杂的家庭室内综合布线,大幅度降低家庭装修费用,真正体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价值。

开发非光通信应用市场  医疗应用是热点

在本次总裁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光通信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应积极开发非光通讯应用,莱特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茅仲明就是其中积极鼓吹者,茅总认为,尽管目前光通信市场仍有热点和发展空间,但国内企业一旦发现热点会一股脑的抢进,“拼的头破血流。”他以PLC光分路器为例,断言当前热点PLC行业极有可能重蹈“光跳线”覆辙。

茅总呼吁国内企业应积极开拓非光通信应用市场,包括军用市场(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光纤能量应用,光纤医疗应用以及光纤电子应用(光纤传感等)。

Rulight Corp的创始人兼CEO 曹祥东博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会更好地生存,其他厂商可以尝试转战其他市场,他比较看好医疗领域的光通讯应用。

而Inphenix公司总经理和资深总工李同宁则现身说法,该公司已经在医疗/传感领域赢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我们是在2000年光通讯泡沫破灭后进入非光通信市场的,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的OCP(光学断层成像)器件供应商。”——但Inphenix公司依然没有放弃光通讯市场,目前光通信业务依然占该公司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

北京大学光学中心主任刘弘度也认为,“光通信技术将对其他应用产生巨大影响。比如在医疗(非接触血糖测量)方面就是如此。”

新兴技术是否会传统厂商退出市场?

在本次光博会和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上,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如震撼人心的光子集成技术,相干探测技术都有厂商在展示,新兴技术的问世是否会压缩传统厂商的生存空间,与会嘉宾和企业都发表他们各自的看法。

高意科技执行总裁凌吉武表示,他对光通信产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对器件产业/器件商的发展持比较悲观的态度。“目前国内厂商对基础光学元件(如隔离器、滤波器)投入很大资源和精力,但对新型光器件却投入不多。”一旦一些变革性的新兴技术正式商用,传统光器件商的命运堪忧。

凌吉武透露,目前高意正在跟踪40G/100G以及偏振元件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但是他们在跟踪中也发现新的威胁,比如说相干探测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北电等企业正在积极研发,一旦商用,将会大大消除对其他光器件的需求,比如不需要色散补偿了,也不需要中继放大,消除了很多传统光器件的需求……“新技术对中国厂商的威胁将越来越大。”

而Onechip负责产品线管理副总裁Andy Weirich在接受光电新闻网编辑采访时也表示,类似PIC和PLC这样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让传统分立器件供应商很难生存。

但并非很多人感到担忧, Rulight Corp的创始人兼CEO 曹祥东博士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业界不要悲观,该公司正在开发的基于超高精度色散管理的100G DWDM 传输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光技术,尤其是以低成本额的超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为核心,设计合理的色散管理,有效的抑制超高速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从而实现了以光技术为核心的低成本100G传输系统方案。“我们没有采用电子信号处理技术来解决超高速传输的信号失真以及提高频谱效率,我们想开创新的思路——即把‘光路修好’,这种方案将需要大量分立光器件,摆脱芯片方案的束缚,从光方面解决带宽问题。”

至于本次展会和论坛的大热门光子集成技术也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李大伟博士就认为,光子集成技术尽管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他们也在积极跟踪相关技术发展动态,但当前无论是PLC还是PIC等技术都不是很成熟,短时间内无法对传统光器件商造成威胁。

器件商应拉近与设备商的距离

在本次总裁研讨会上,设备商的代表也积极发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传输产品线规划总工王加莹表示,目前光模块厂商很多,但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太多。而带宽的需求仍在不断扩大,从终端用户的角度看,光模块/器件的商机还是比较大的,尽管设备商的数量越来越少,并最终会减少供应商数量,同时光器件商也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冲击,特别是海外业务的冲击,“但并不意味光器件商的日子不好过。近年来国内设备商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巩固国内市场,如果器件商能更好地与设备商沟通,拉近距离,光器件商还会继续向前发展。”王加莹表示。

王加莹还补充道,那些掌握新技术的厂商应与设备商进行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比如光子集成技术对设备商而言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可以协助他们降低成本,他们非常愿意与光器件商合作。

而来自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光网络事业部的黄峰博士则认为,尽管目前光通信看似热点纷现,但光通信市场未来十年内的发展将趋于平稳,这一点非常类似IT产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目前业界正在寻找杀手级应用,但效果不太理想,“对40G/100G和FTTX能否会产生预期的拉动效应仍有待观察。”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