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三网融合与FTTH工程面临的风险探讨

  4   熔接式连接器及蝶形光缆尾纤

  熔接式连接器是近年来推出的新品,是光纤到户工程的又一选择,配合熔接机可实现光纤可靠入户。此技术来自于韩国、日本,由于韩国采用的是直径为3 mm、带凯夫拉的光缆,光纤涂覆层直径为0.9 mm,熔接后用热熔管固定,光纤在尾护套的保护固定下不会弯折,接续性能良好,稳定性高,寿命长,但在国内应用中却面临重大风险。使用熔接连接器接续完成后,连接器要小心插拔,否则就断纤;测试熔接连接器尾纤开剥后,切割不好就报废,使用成本高;接续不成功时,不能重复使用。

  蝶形光缆尾纤采用传统跳纤制作工艺,连接器内部没有接点,故插入损耗较小,但在施工时,需要从客户家中反向布放,将会加大光纤到户的施工难度;另外,工厂预制的蝶形尾纤无法做到内部光纤的预弯曲,致使拉脱力降低,通常仅为15N以下,综合事故率反而较普通冷接类产品高。

  (1)国内皮线“水土不服”

  我国应用的皮线涂覆层直径为0.25 mm,外皮尺寸为3 mm×2 mm,热熔管收缩尺寸过大,熔接后在尾护套的保护固定下,光缆外皮容易产生弯折断纤,到户工程难度加大。

  (2)不能重复使用带来的施工成本的增加

  由于熔接式连接器及蝶形光缆尾纤均没有给0.25mm涂覆层光纤部分预留弯曲量,造成施工过程中,任何不经意的拉拽、盘绕线缆都引起光纤的断折,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难以应对室内复杂的入户环境。

  (3)不能重复使用带来的后续维护成本的增加

  在FTTH工程使用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如光缆老化断裂、动物噬咬等需要更换光缆时,必须重新购买产品,增大了运营商的后续成本。

  5   光纤面板盒和适配器

  光纤面板盒和适配器虽然是个技术含量较低的配件,但由于处于用户端,光纤到户的端接点,面板盒的设计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可靠、适配器的套管对中力是否足够、长期可靠性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三网融合的体验;许多设计不合理、强度不足的面板盒充斥市场,有些适配器不能有效实现连接器对中连接,造成接续损耗过大,严重影响了FTTH光纤到户的进度,给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成本风险。

  当前在光纤面板盒和适配器方面,存在几种现象:

  一是面板盒没有对皮线光缆外皮沿盘绕方向固定,造成皮线光缆在狭窄的面板盒中出现折弯,造成链路损耗过大、甚至断纤现象的产生;

  二是面板盒材质问题,为了降低价格某些厂家采用不阻燃的材料,而且面板盒壁厚太薄,牢固强度达不到要求,不能保证客户端30年的使用寿命;

  三是适配器套管质量太差,对两需对中的连接器不能实现精确对准,致使接续点损耗过大;

  四是适配器连接套管洁净度不够,造成连接器表面污染,使接续性能劣化。

  (1)皮线在面板盒中不能得到良好的形态保护

  由于面板盒中的空间有限,皮线光缆在面板盒中能否保证有一个合理的弯曲半径,关乎是否能够保证30年使用寿命的关键,而许多设计人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皮线光缆在面板盒中产生90度的折弯,造成入户链路的损耗过大、甚至断纤,给FTTH光纤到户带来极大隐患。

  (2)适配器套管质量太差

  适配器是用来实现两连接器精密对中、可靠贴紧,其核心元件就是光纤套管,而近年来劣质套管充斥市场,为了降低价格,许多厂家采用质量低劣的套管,造成光纤连接器接续损耗加大,甚至出现套管脆裂现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