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是谁在害怕华为?
8月4日上午消息,英国政治和商业类杂志《经济学人》近日发表文章称,随着华为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性企业,随之而来的网络间谍及安全隐忧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但究竟是谁在害怕华为?一味地禁止华为参与商业投标是解决安全担忧的答案吗?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表示技术民族主义并非答案。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市场拔得头筹。华为刚刚在上个季度超过瑞典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尽管许多外国人还不知道其名字的正确发音(有人叫它“夏威夷-Hawaii”,该公司甚至制作了一段教人们如何发音“huah-way”的视频),但华为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全球性企业,它有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与其他公司进行肉搏战。它紧跟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领军企业海尔,同时,现在联想也正挑战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
华为是一家私营公司,是中国长期征战西方市场走在最前面的企业。其创始人任正非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师,华为起初甚至连在中国赢得客户都很艰难。但是任正非的公司采取了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同时也已转向征战国外市场:在欧洲,该公司宣布已参与了欧洲一半以上高速4G电信网络项目。同时,华为已经变成移动手机领域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公司现在是一个拥有14万名员工、客户遍及140个国家、年收入超32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华为以质优价廉的电信设备闻名。
他们这样看待华为
但是华为也引发了一些恐慌——不仅仅是它的竞争对手们。报道称,该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关系密切。西方人担心,该公司建造的网络会被中国情报人员所利用——在平时用于间谍窃听,并且可能在战时突然被关闭。他们将该公司视作中国迅速发展的网络兵工厂的有力武器。
一些政府对上述观点非常重视。今年早些时候,澳大利亚阻止了华为参与在该国建立全国性宽带网络的项目计划。该公司在印度进行商业扩张时同样面对阻力。此外,华为一直尝试打开美国市场取得增长,但却时常备受阻碍。一个专注于情报事务的美国国会委员会正对华为进行详细调查,近来大量归咎中国黑客的网络攻击更是加剧了美国的怀疑程度。
包括华为在内的顶级公司享有优惠,政府给予其补贴、低息贷款和大量的出口信贷,西方政府同样对此感到怀疑。欧盟委员会正考虑就此进行调查。一些人认为,中国政府正帮助华为赢得海外合同,因此间谍便可利用其网络来窥察全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
反对出口的争论永远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它常被保护主义者利用来驱逐新兴对手。尽管如此,关于电信安全的担忧仍是有理可依的:最近的报告指出,中国国家赞助的黑客们加大了对有价值的西方商业机密的窃取规模。西方情报机构也同样对窃取和网络攻击的风险提出了警告,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实践者(针对伊朗核计划的Stuxnet病毒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对华为而言,一个公司能够控制网络的构建与管理,自然很容易便能够悄悄植入恶意软件并悄悄将敏感数据转移出去。尽管若华为被发现是一家存有间谍行为的私营公司,它将面临巨大亏损,但中国式资本主义的国家力量则意味着西方保持警惕是正确的。
但是禁止华为参与投标商业合同仍是错误的,理由有二:其一,无论是与中国整体还是与华为个体进行竞争,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繁荣。华为质优价廉的设备已帮助非洲的移动电信革命成为可能。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4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 2024激光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