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侯为贵回应美国安全调查报告:无法理解
侯为贵在采访中透露,他预计公司今年在美国的营收能达到10亿美元,大部分来自手机。
但最大的问题是,中兴的目标是在全球无线网络设备市场赚取550亿美元。
凭借着产品价格优势,中兴在欧洲、北美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但这些市场的利润低于中国和非洲。侯为贵称,突破发达市场是一个长期策略,他说:“我们为大型跨国运营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商业条款,这也使得中兴遭受亏损。”
消费终端产品的利润率也相当薄,中兴已是全球第四大手机制造商,今年第三季度的份额为3.9%。但在利润方面,中兴远远落后于苹果和三星,中兴大部分在海外市场销售的手机,是与运营商套餐捆绑的低端机型,产品知名度也不高。
一般说来,一部中兴手机的售价在125美元,但中兴后续新推出的智能手机面向中高端市场,利润相对较高,侯为贵称:“我必须承认,我们与苹果、三星的差距很大,但我们正在努力缩小差距。”
初创
中兴面临的这些挑战,和1985年初创时遇到的几乎一样,当时发展落后的中国电信市场依靠进口设备。离邓小平指定将当时是一个小渔村的深圳建成经济特区的时间才过了六年,相邻的香港仍在英国政府统治下,其电信市场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了大陆。很明显,外国厂商对中国电信市场追赶世界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本土公司只有一边等着的份。
出生于南京的侯为贵,做过老师,后来加入国有机构西安航天部,他在那里负责设计集成电路。再之后,侯为贵频繁地在深圳和香港间出差,终于1985年,他带领西安航天部的六名工程师创建了中兴半导体公司,这时仍算西安航天部的一个副产品,后来得到香港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公司得到重组,成就了中兴通讯的雏形,1997年中兴在深圳上市。
起初,这些工程师们专注于设计电话交换机、电路,在中兴新建的36层的历史博物馆中,创业之初的交换机是是一个骄傲的展示,当然博物馆里还展示了年轻时候的侯为贵以及初创团队的照片,甚至中兴第一辆公司用车——深蓝色的奔驰sedan。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兴开始渴望进入当时被外国厂商主导的中国电信市场,1990-1995年间,中国的电话用户数量从700万猛增到4100万,但几乎没有本土厂商参与市场竞争。自从运营商开始采购中兴和华为提供的价格较低的设备后,这一局面从此改变,中国电信市场打开了安装、运营本土品牌设备的大幕。
现在业界关于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一个共同断言是,中国政府扶持了他们的成长。但一名常驻北京的行业顾问David Wolf认为,中兴和华为的成功是因为投资对了技术。David Wolf将此称之为一个神话,他指出,其他行业的很多中国企业背后也有政府支持,但至今都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很多企业甚至悄悄消失了,他说:“中国正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打造全国冠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度光电·引领光束质量分析应用全新浪潮【免费下载白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