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球云数据中心网络发展趋势:SDN实现IDC互联

2015-04-08 08:48
来源: C114

  联通未来演进路径:构建三张平面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联通也的确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行。

  据刑鑫介绍,基于分布分区的覆盖模式,中国联通通过十大数据中心基地网络分区域的覆盖全国,其中定位了几个比较大的数据中心,还有区域流向比较明显的数据中心,主要来做全国性覆盖,其他诸如西安、哈尔滨等区位比较偏的数据中心,主要进行区域型覆盖。

  基于学习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先进的经验,联通提出了云基地网络规划总体思路,主要是三个部分:在高速接入平面上,进行多出口优化,直连169骨干网核心,高网络层次,目标是要多出口且直连China169骨干核心网,推动基地区域辐射周边省及热点城市,最大程度最优覆盖用户群。

  在互联平面,依托联通的骨干传输系统,建立十大基地高速互联平面,采用成本较低的二层组网或为客户提供管道服务,面向云业务客户销售IDC互联带宽,做到流向可控。

  在智能控制平面,在基地内和基地间部署SDN的智能调度平面,目标是通过SDN网络进行对IDC内及IDC间的用户流量做动态调度。

  在规划未来的DCI互联平面时,中国联通对互联平面进行了分级,一级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第二级主要是做就近互联,其中五个大的全国性基地进行全网互联,小的就近互联。

  针对具体互联的形式,主要是依托联通骨干传输系统,对一干传输系统未覆盖的基地进行补点,在底层传输层面上构建IP互联网格平面。“这样做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租户,满足不同租户的需求,比如这个租户他需要光网络或者比较底层的一种网络的支持,像全国专线、专线互联,这些调度我们都可以满足。这样做互联网公司不需要再去关注于管道的建设,可以大大节省运维成本和建设成本。”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