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SD-WAN?
在2012年,VMWare以12.6亿美金收购SDN初创Nicira,而Juniper则收购了仅仅成立两天的初创公司Contrail System,随后Cisco收购Tail-f和Insieme……
当全球网络市场为此迷惑与震惊的时候,几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正在绞尽脑汁把SDN的技术体系应用到更广泛的……广域网领域。他们如此稀少,以至于屈指可数:Aryaka,Algoblu,Pertino,Viptela,Versa,Velocloud……
至2015年,以SDN数据中心内应用为主的,我们称之为传统SDN业务,逐渐没落以后。一些传统网络企业却逐渐开始尝试SD-WAN的产品与服务。
在我们分析SD-WAN为什么会炙手可热之前,我们先看看为什么SDN的初创公司会骤然消失:
传统SDN是一个局域网范围内技术,其出现来自于校园网,最早被应用到数据中心领域,主要为数据中心部署云业务服务。
但在VMWare提供云内SDN系统以后(其主要来自于Nicira),市场上大部分客户的私有云方案均来自于VMWare的一站式体系;而对于公有云服务商,其自身能力足够自己开发云内需要的高度客户化的SDN体系。(非常有意思的是,SDN的价值就是让封闭的网络平台向开放发展,目的就是降低了IDC内,以及云内网络系统的开发难度)……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初创公司因为SDN的开发难度降低而有机会与Cisco这样的网络巨头一争高下,但同时又是因为这点而失去壁垒与客户。
我们再看SD-WAN:SD-WAN对比SDN(传统SDN)的最大不同与挑战就是广域网。广域网(WAN)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神秘的黑匣子(包括运营商和Cisco这样的网络专家)。这就好像人们在面对复杂的城市交通一样,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交通的状况并作出有效的预测(我们所说的有效是只可以确定知道你的行程不会被打扰与中断),即使是交通管理部门(对应于网络中的运营商)和交通信号与监控设备系统供应商(对应于设备方案提供商Cisco)依然无法以“上帝视角”看透这个黑盒子。而正是这一点为SD-WAN提供了机会,壁垒与价值体现。SD-WAN的生命力源于此,目的就是从“上帝视角”解决这些问题。
SD-WAN的核心
SD-WAN的核心是定义(Define)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从一开始……)SD-WAN被很多数人理解为SO(optimization)-WAN,即用软件方式达到网络优化的效果(实际上是提升了特定线路的传输效率)……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这在很大层面上来源于optimization的从业者有意或者无意地误导。
我们看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以城市交通为参照(通信与交通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网络优化可以理解为导航规避拥堵(路由优化)和更换赛车与专业车手(协议优化)
且先不谈网络优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度已经非常高(众多网络设备厂商有大 量的技术与经验积累),谷歌甚至公布了其 TCP BBR 拥塞控制算法,并提交到了 Linux 内核,从 4.9 开始,Linux 内核已经用上了该算法……其对初创公司来说,在这个领域很难形成真正的壁垒……我们仅从广域网黑盒子的角度去看,SO-WAN并没有改变什么,黑盒子并没有因此透明,网络优化也并不能预测与规划好网络。可以很确定地说:这是一个Nice to have的业务模型(从市场反馈来看,用户粘性与ARPU都非常有限)。因此,SO-WAN的价值体现也无法与SD(Define)-WAN相提并论。
*老套的观点是,这是innovation与revolution的对比。*
我们再看看Define,SD-WAN的D体现在网络的定义。同样以交通作为对照,定义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把城市机动车道定义为高速路,可以把双向4车道定义为可调整的非对称车道(潮汐车道),甚至可以把公路定义为铁路。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某条城市道路定义为高速度路,在某个时间点,在一个方向上将会出现全部的绿灯,而垂直方向上将全部是红灯。甚至是在同方向的每个车道上,有不同的红绿灯配时。我们可以为某一辆车定义这样的高速,也可以为某一种车定义这样的高速(如公交专用道)。而S(软件)的作用在于可以用编程的方式做到这些定义,并加入足够多的关联条件,时间,流量,车型,车主,乘客目的地,乘客时间安排,车辆当前位置,当前速度等等。而形成一个实时可变的,灵活的定义系统。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