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迎来新挑战,卫星互联网时代降临!
早在2015马斯克就透露了“星链”计划,第一阶段在2019年-2024年向1100公里左右近地轨道发射4425颗小型卫星。第二阶段则是向340公里的近地轨道发射7518个类似的卫星,将网络信号覆盖光线和通信基站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两个阶段合计12000颗卫星,共同构建一个大型卫星网络,给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除了马斯克,世界首富贝索斯、非盈利组织Outernet、拿到了大量投资的OneWeb以及我们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都在积极筹备卫星互联网,一场悄无声息的卫星互联网竞赛已然打响。其中,贝索斯旗下的Kuiper项目计划发射3236颗近地轨道卫星,Outernet提出要发射700颗左右的卫星,OneWeb也提出要发射上千颗卫星。五年之后,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对地球进行观测时,多半会留下“密恐慎入”的感叹。
难以逾越的难关
为了解决全球范围内的上网问题,马斯克与贝索斯等科技大佬已经开始了“军备竞赛”。他们的计划看上去都野心勃勃,不过介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脚踏实地的奋斗过程。卫星互联网计划看上去十分美好,实际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就拿“星链”计划来说,SpaceX的互联网卫星使用的波段和手机频段互不兼容,卫星上下行频率在11-13GHz,而目前4G网络的最高频率也只有2635MH。频段不同就无法沟通,手机想要接收卫星信号,还得通过调制解调器作为“翻译”。调制解调器和披萨一般大小,可以想象,这个世界没几个人忍得了如此费劲的上网方式。
此外,卫星互联网的概念从来没被实现过,因而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参考。倒是有些失败的例子,例如上世纪摩托罗拉公司的铱星计划。上世纪80年代手机通讯技术还不发达,很多地方都没手机信号。摩托罗拉就突发奇想,企图环绕地球建立一个太空通讯网络,从而实现全球信号覆盖。可惜,摩托罗拉好不容易将铱星星座网络建成,人们却都不需要这项服务了。原来,那几年地面通讯技术飞速发展,通话信号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不用通过摩托罗拉昂贵的铱星网络,也能享受良好的通话服务。
无法兼容的频段问题,飞速发展的通讯技术,还有昂贵的卫星发射成本,这些都是横亘在马斯克等人面前的鸿沟。介于“星链”计划实施难度太大,甚至有不少人怀疑这只是马斯克用来骗融资的手段。其实,马斯克和贝索斯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他们大张旗鼓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实际上另有所图。
抢占太空资源
从小我们就知道,太空广袤无垠,小小的卫星在太空中毫不起眼,外太空中可以容纳无数个卫星轨道。不过,卫星轨道也有价值高低之分,为了保证频率隔离、空间隔离,卫星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有价值的轨道,如地球静止轨道,数量并不多,这些轨道上某些静止点更是极为稀缺。
国际上有一个空间轨道分布协会协调空间轨道,理论上哪个国家或公司优先申报,就可以获得优先使用权。马斯克、贝索斯他们如此不计代价的开展卫星互联网计划,未尝没有通过大量通讯卫星占据高价值卫星轨位的心思。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讯卫星在5G之后的6G时代意义非凡。我国工信部IMT-2020(5G)无线技术工作组组长粟欣曾经透露:“目前来看,5G在广联接也就是物联网的应用还不太理想,6G可能会在这个场景上扩展向更广泛的层面、更高的空间,比如卫星移动,实现地空全覆盖的网络,实现真正无所不在的任意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
另外,上个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一致投票决定开放“太赫兹波”频率段,该频率段在95GHz到3THz范围内,正是预测6G通信技术将进入的频段。目前业界观点普遍认为,未来6G将使通信向空间发展,卫星通信将发挥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
如此看来,马斯克、贝索斯的卫星互联网计划,更像是提前为未来布局。通过随处可达的卫星互联网,为全球每个人迹罕至的角落提供网络信号。在造福用户的同时,积累低轨宽带天基互联网组网经验。等到6G技术标准正式确立,就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卫星互联网组网经验以及占据的高价值卫星轨位抢占先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4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 2024激光行业年度评选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