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寒武纪:“国产平替”道阻且长

2024-06-05 10:18
星月说财报
关注

英伟达的一季报反映了AI装备竞赛白热化,科技巨头们正疯狂加码投资。

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英伟达最先进的产品卖不到国内,虽然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咱们AI的发展,但也给国产AI芯片公司们提供了机会,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讲的--寒武纪。

但实事求是地说,寒武纪的现状不容乐观。

图片

市值超过765亿,去年全年营收只有7.09亿,

图片

倒是亏损了 8.48 亿。今年一季度营收只有2566,6万,

图片

同比下降65.91%;扣非净亏损2.61亿。

可以说,没吃上AI的红利,反倒一地鸡毛。

这是因为寒武纪只做芯片设计,不做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出来后,还需经过代工、封装、测试等一系列流程。而这些流程的(最)先进技术都掌握在美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的手中,所以,当寒武纪被纳入“实体清单”后,

图片

这些企业一秒翻脸不再给寒武纪提供服务。

寒武纪因此在供应链问题上举步维艰,只能通过优先保障核心客户的业务,来延缓营收的下滑。

2023年寒武纪的智算集群系统营收6.05 亿,同比增长31.85%,沈阳和台州的项目完成了交付。

图片

但受到供应链影响(最大)的云端产品线,包括智能芯片、加速卡、训练整机等营收仅为0.91亿,

图片

同比下降58.73%。边缘产品线营收0.11亿,同比下降71.39%,更是惨不忍睹。

其中,智能芯片、加速卡产量和销量都出现了明显下滑,库存增加了30%。2023年,还因芯片折价计提了1.38亿的资产减值损失。

图片

尽管此前在三大通信运营商的新一轮集采中,寒武纪的芯片和加速卡成功入围,但是目前都还没有体现到业绩上,截至今年Q1,寒武纪应收款项为5.43亿,都来自之前已有的智能计算集群项目。

并且,在芯片和加速卡领域,华为、阿里等早已开始布局参与研发,而寒武纪在2023年的研发投入只有11.18 亿,同比减少 26.63%,研发人员减少了453人,这是要干仗了我还在(裁军)的意思吗?

图片

图片

尽管AI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落在寒武纪身上,恐怕道阻且长。

       原文标题 : 寒武纪:“国产平替”道阻且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