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利科技:破局光电缆行业低谷期
我国光电缆生产企业众多、市场趋于饱和且竞争惨烈,“微利”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找到新的蓝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命题。
作为国内光电缆业龙头企业之一,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利科技”)选择了产品线垂直整合与进军新市场齐头并进的企业发展策略,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基础运营商的网络演进和业务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也作出内部外部的调整,确保与市场需求同步。”中利科技总经理杨祖民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破局:行业低谷期收入净利大幅增长
2011年对通信基础设施供应商而言压力颇大。就全球来看,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复苏放缓,运营商建设投资亦随之收缩;就国内而言,尽管通信建设步伐依旧,竞争环境却更为残酷,整体利润率下降、恶意竞争等问题屡见不鲜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较为低端的光电缆业尤其如此。
而中利科技2011年实现营收47.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2.19亿元,同比增长30.47%。
单纯的财报数据只是一方面,该公司在重点市场上的多项突破或许更具说服力。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集采中,中利科技的特种电缆产品市场份额依然遥遥领先,其中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保持了50%以上的份额,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对主流设备供应商的配套销售业务也持续增长,并成功进入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创新:产品线整合迈向高端
杨祖民认为,中利科技营收与盈利能力的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其通信用线缆“专家”品牌影响力在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得到包括运营商在内的客户高度认可;二则是该公司不断通过创新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强化成本控制与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他表示,通过研发、人才、管理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全方位创新,中利科技不仅完成了产品线垂直整合、向高端领域的迈进,更实现了从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研发创新型企业的关键升级。
中利科技迄今为止在国内已设立了三大生产基地,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端到端整合,产品线基本覆盖所有的通信用线缆。基于完善的产品结构以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中转仓库,该公司平均2-3天内就能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并交付到客户手中。
对于传统优势产品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该公司也根据干扰屏蔽、成本、安全性等方面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第一我们的软电缆有专业的屏蔽结构,防止影响到其它线路或受其它线路影响;第二在软电缆原材料上由于铜材价格的居高不下,我们也有一些利用铝缆或者是铜包铝产品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进行替代的方案;第三在安全方面传统软电缆产品大都仅仅阻燃,我们提供的产品不仅阻燃与耐火并重,还不会释放有毒化学气体,符合软电缆发展趋势。”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度光电·引领光束质量分析应用全新浪潮【免费下载白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