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为:4G时代的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王军表示,“三大支柱+一个体系+核心专利”构成了华为LTE核心竞争力。三大支柱包括分布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四大算法研究所、2012实验室/海思和九大材料研究所,全球领先研发资源尤其人才的集结使得华为能够保持持续的领先。一个体系代表基础工业体系,囊括了先进架构、网络算法、芯片、新材料、新工艺等,体现了其长远发展的眼光和思路。
譬如华为在俄罗斯算法研究所招聘了数十名全球顶级的数学家,创造性地用非线性数学多维空间逆函数解决了GSM多载波干扰问题,这使之在全球第一家实现了GSM多载波合并,进而实现了2G/3G/4G的单基站Single RAN设计。华为亦是5G创新中心(5GIC)的创始成员,与20多所顶尖大学开展5G技术的联合研究,在欧盟主导的5G研究项目METIS上担任5G无线空口技术研究和设计的领导者,并于最近与5G创新中心启动全球首个5G测试床。
竭尽所能想客户所想
3G/4G时代华为在市场上的高歌猛进,除了得益于技术上的特长外,更有赖于真正竭尽所能想客户所想,王军颇为感慨地表示。这体现在深入洞察客户需求、最快的响应速度、与客户一起创新等方面,从而帮助客户实现价值。
“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以分布式基站为例,华为看到了运营商解决站址/机房难寻、基站耗电量大、安装/租赁费用高痛点的诉求,通过不断创新于2005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分布式基站。这种将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模块(RRU)分开的小型基站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安装方便等特点,一经推出即迅速成为各大运营商的宠儿,包括沃达丰在内的诸多重量级运营商都选择了这种基站,华为也藉此叩开了欧洲高端市场的大门。
2007年前后,多张网络同时运营的不易和金融危机下对网络投资成本更为谨慎,令运营商对多制式融合建网的需求迫切——如果有一种基站能兼顾2G/3G/4G,那么就无需再为标准变迁和演进方向而担忧。华为顶住技术和成本压力推出的GSM/WCDMA/CDMA/WiMAX/LTE多制式共平台的第四代基站和由此衍生出的Single RAN架构开创了新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LTE先发优势。今天,这种多制式融合的建网思路已经成为全球主流。
4G时代,最终用户体验至上、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室内无线覆盖不足、基站密度骤增等新的趋势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华为解决方案中有许多相关处理办法,比如重新定义了小蜂窝,推出支持5G演进的先进小站平台LampSite,它能够实现弹性扩容和小区分裂以增强覆盖容量,以及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容量动态调整,且能在短时间内大量部署。
针对室外小蜂窝部署遭遇站点和传输获取困难、收益模式单一等难题,这家公司还提出了“众包小蜂窝”解决方案,其概念源自互联网业界,意为在运营商和站址拥有者之外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通过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合作,形成一条产业链。
在宏站方面,华为推出了轻站EasyMacro以和谐灯柱外形、零占地的特性特别适用于居民区等站址协调困难场景、景观区等环境和谐要求较高的场景,这款产品内部架构极为紧凑,体积仅为传统射频模块的一半,却能支持1.8GHz-2.1GHz的超宽频。
大话务量事件是LTE网络性能集中体现的最佳时机,华为LTE自2012年起成功保障了全球多起重大活动和大型赛事。其中包括现场50万观众单小区最大166用户的瑞士苏黎世电音街道游行、现场15万观众单小区最大280用户的巴西世界杯、现场25万观众单小区最大665用户的日本摇滚富士音乐节、现场100万观众单小区最大632用户的新加坡国庆日,以及德国啤酒节、韩国新年跨年等全球热点活动。在2014年青奥会上,华为率先实现了国内LTE大话务量事件的保障——在现场15万观众超高话务量压力下,接通成功率达到99.9%、平均速率达到上下行9.1Mbps/16.4Mbps。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