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通信业:2018年最全大事记

四、新老用户同权

运营商推出的“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资费吸引了大量用户办理,特别是各种视频、游戏达人等年轻的高流量用户。这种大力度的优惠资费自然也吸引了不少老用户。然而,为了避免营收出现大幅下滑,运营商不但有意无意地设置了门槛,还在执行层面玩了不少套路。比如,老用户必须先充值缴纳一定额度的话费才能办理新套餐等。当老用户提出变更成更便宜的新资费时,却发现运营商往往都会规定“仅限新用户办理”、“先缴纳话费之后变套餐”,或者以各种理由直接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很多用户在网络上“吐槽”变更资费被拒绝的经历。按照运营商最初的理解,“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资费是行业内获客竞争的手段,仅仅用于获取新增用户,并不直接对存量老用户开放。然而,运营商的做法不但损害了存量老用户的利益,而且也直接违反了监管机构的管理规定,既失了面子,也失了里子。

200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使用该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出台了《关于规范电信资费方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用户对资费方案享有自主选择权,电信企业应给予充分尊重,不得限制用户选择其指定的资费方案。大量老用户办理“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被拒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经过约谈沟通,不断加大推进“新老同权”的监管力度,运营商开始对资费变更规定作出调整,允许新老用户享有同等权利。新老同权的广泛实施,大开了流量竞相降价的阀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的增量低价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了加速了运营商的持续低价“管道化”。可以说,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新老同权,即便不是运营商营收增长乏力的导火索,也应该是致使运营商收入增速下滑的催化剂。并不否认新老同权对用户侧公平、平等的作用和意义,只是现阶段其作用和意义的发挥或许已经远远超出了运营商可以承受的范围。

五、“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基础化平民化

2017年开始,混改后的中国联通联合BATJ等互联网大佬开始推出互联网定向“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以“腾讯王卡”为代表互联网品牌卡面世。囿于各运营商的内部执行力度差异,2018年“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才开始大放异彩。 1月20日,为配合198号段首发,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推出了198元/月全国“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然而,相隔不到两个星期,全国“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就直接进入平民消费视野。1月31日,有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推出了“大牛卡”,即49元/月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100分钟通话。在语音“漫游”全面取消且接听免费的前提下,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实际上相当于间接取消了流量“漫游”费,让畅游全国毫无压力。中国电信“大牛卡”全国一个价,门槛极低至触手可及,相当于没有地域和门槛限制,变成了真正的“神州行”。

可以说,在正式取消前,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就已经实质性宣布了流量“漫游”费的寿终正寝。之后,运营商营收保护性屏障逐步消失,政策红利进一步丧失到码号与频谱资源渐成最大红利。铁塔公司成立后,三大运营商在网络硬件上的差距上越来越小,直接导致运营商之间最大的而且最不容易复制的网络竞争差距被几乎拉平。其他的诸如产品、管理和服务等壁垒性不强,特别容易被复制。现阶段,全面同质化竞争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价格杠杆,通过降价扩大用户规模,提高市场份额。通信行业内部,特别是规模和份额落后的运营商看准了后4G时代“拼最后一把”的时机。各种激进的资费政策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中国电信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49元/月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后,之后又在其政企市场率先推出了29元/月的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全国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已经低至19元/月。另外,最近中国联通还瞄准流量+语音一体化经营,推出了月租29元的兵王卡套餐,其中包含40GB全国流量和300分钟语音,国内接听免费,赠送来电显示。无论是梦想以低价流量“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抢跑”取消流量“漫游”费,还是“打鸡血”式的使劲浑身解数的激进竞争,最终实现了对流量消费和用户上网的普及,也为2018年以来的手机电话用户暴增提供了软件基础。

六、“全网通”成为主流终端

“全网通”之争,在2017年成为媒体和用户关注的热点,今年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是因为其发挥了远超行业预期的效果。最初“全网通”之所以成为媒体和用户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很大程度上肇始于运营商企业之间的用户留存利益之争。无论是“守擂”的角色,还是“打擂”的角色,裹挟着用户利益放大了通信行业内部之争。好在曾经的争议并未影响到中国通信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竞争力。从终端厂商的角度看,“全网通”终端标准的统一,加速了中国手机终端企业的快速崛起。在此期间,华为、OPPO、VIVO、小米集中力量在中国市场击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前五大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布局同样加快,四家手机企业皆成为全球前六大手机品牌。从用户的角度看,通信行业内部的“全网通”终端标准之争,除了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嫌”外还损害了侵害了用户知情权和其切实利益。争议虽在但是已逐渐平息而且并逐步形成了行业内外的共同认识。

“全网通”终端的标准统一并渐成主流,除了支撑了国内终端厂商的大踏步迅猛发展外,更在于强有力地支撑了通信行业2018年以来的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这也是“全网通成为主流终端”可以列入大事记的根本原因。今年1-10月份,突破人口规模和自然增长率限制,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超过1.36亿户,全年下来或将超过以前两个年度的总和。这其中“全网通”终端提供了关键的硬件支撑,“达量限速不限量套餐”提供了有力的软件支撑。现在“全网通”用户概念即将褪去,接下来的后4G时代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通信行业的存量经营或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通讯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