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渐为饱和,「造车」或是小米的另一出路
漫漫漆黑之夜,小米磨刀霍霍向“造车”
目前正处于L4爆发的前夜,无人驾驶是星辰大海。
在投资上,小米及其关联公司在 2014 到2019年间果断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新造车公司蔚来及小鹏。
研发投入上,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 2015 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十几个智能汽车方向发明专利。而最早提交的用移动设备控制车辆的专利还没有通过审核的专利系2012年提交。
小米成功申请到与汽车相关的专利是2014年3月,申请的最终产品是一套车辆限速系统。这是一项后装专利,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
此外,还有——
控制车门开启的方法及装置
这项专利申请时间仅比上一项专利晚了一天,这套系统的目的是检测车辆周围,尤其侧面或者后方是否有行人、车辆、物体靠近。
在这套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判定车门开度。在专利申请文件显示,该装置有一套复杂的判定流程,设有三个距离阈值,首先会根据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行判定。
实现定速巡航的方法及装置
这项专利能实现除了车道变更外,还会根据车辆行驶路线,预读前方路段的限速信息,并根据当前限速给出预读距离。在预读距离内,读取前方路段限速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加速或者减速。
车辆操控方法及装置
该装置能完成车辆的自动控制,可让车主实现远程操作,通过对移动终端的识别,来实现驾驶舱内设置的个性化与定制化。
车辆补充能源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颠覆传统的能源提示方法,该装置实现的是跟Model S和i3一样的功能,配合地图使用,能根据剩余电量计算出的实时行驶里程,该装置很可可用于前装。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这项专利的应用场景是,可以使用智能手环来代替车钥匙、或者智能手机来解锁车辆、启动发动机等。在服务器、手机、手环与车载终端之间,能够实时通讯。
操作功能执行方法和装置
申请文件中有提到,常规的手势控制会因为摄像头对动作捕捉的不准确而影响操控,而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也极其冒险。
辅助行驶的方法及装置规的探测警告系统,也只是发出单向的警告,路上的行人与其他车辆并不能受到这个警告。所以,为了应对这种缺陷,他们特意研究了此项发明。
另,根据最近的企查查 App 显示,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再添 “控制车辆灯光的方法及装置”专利,具体内容包括本公开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车辆灯光的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的控制车辆灯光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车辆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生成所属车辆的车灯控制指令,而且它极大的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使得车辆具有较好的光行驶环境,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小米并不像其他互联网厂商一样把技术方向停留在车载互联网上,而是要“掌握核心科技”,这些专利都设计汽车制造领域较为艰深的技术,如定速巡航与车辆控制就是传统汽车厂商的看家本领。
准入门槛的降低对小米来讲也是个极大的诱惑。2020 年 9 月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删除了有关 “设计开发能力” 的要求,降低了新造车入局门槛,当然了,它仍要求具备汽车生产能力。
小米正在进行汽车相关的研究这是板上钉钉的事,纵观小米的所有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车载系统与驾驶辅助两大方面,并未构成一整车的生产功能。但不排除与传统整车厂合作。
那么,小米到底造不造车?
进入汽车产业链是互联网的大趋势。国内一些科技巨头,比如三星、LG之类,在汽车行业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专利,他们至今也并未要自己造车,而是最终成为了车企背后的供应商。小米呢?
笔者认为申请专利不过是小米向汽车转型的一个稳步过渡历程,未来,小米一定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车企背后的供应商。
所以,小米对造车“欲迎还拒”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朱唇开启的好时辰。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